[發明專利]一種橫流式脫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4563.X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33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龔惠娟;陳澤智;馬怡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蘇州)高新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橫流式 脫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橫流式脫硫裝置,可用于脫除沼氣、垃圾填埋氣、熱解氣等生物質氣體中的硫化氫,屬于氣體污染物脫除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沼氣、垃圾填埋氣、熱解氣等生物質氣體是能源化利用廢棄生物質的一種重要可再生能源,這些可燃氣體在被利用之前需要進行凈化處理,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脫除其中的硫化氫組分,以確保不會對鍋爐、發電機等燃燒利用設備成腐蝕損傷。
在實際脫硫工程化應用中,濕式吸收法是常用的脫硫凈化技術,在濕法脫硫系統中的主要設備是填料吸收塔。目前應用的填料脫硫塔基本立式塔器類型,即將填料在吸收塔內垂直疊放,為了保證足夠的填料體積,使得吸收塔的高度較高。這種結構的塔器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由于結構豎長,往往是在室外布置,使得在低溫環境下(如北方冬季)容易形成結冰堵塞;二是由于其結構不穩定,需要在地面足夠穩定的基礎上安裝,難以因地制宜地進行布置安裝。這就要求能夠開發出更具靈活性,可在室內、屋頂等場合內安裝的脫硫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室內、屋頂等場合內靈活安裝的橫流式脫硫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填料脫硫塔結構不穩定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橫流式脫硫裝置,其包括至少兩個連接在一起的具有空腔的脫硫單元,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下部為儲液槽,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中部具有填料層,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上部設有噴淋器,所述脫硫單元的一側設有進氣管、另一側設有出氣管,所述進氣管設置在脫硫單元壁面上位于儲液槽的液面和填料層之間的位置上,所述出氣管設置在脫硫單元壁面上位于噴淋器上方的位置上,相鄰兩脫硫單元中,前一個脫硫單元的出氣管與后一個脫硫單元的進氣管之間連接有氣體連接管,相鄰兩脫硫單元的儲液槽之間連接有液體連接管。
所述橫流式脫硫裝置中的最后一個脫硫單元的儲液槽連接有富液槽,所述噴淋器的進液口連接有貧液槽。
所述噴淋器為蓮蓬頭或者噴淋管或者霧化噴嘴。
所述填料層中的填料是鮑爾環形填料或者球形填料或者馬鞍環形填料。
所述脫硫單元為長方體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由至少兩個脫硫單元串聯組成,含硫化氫的原料氣由進氣管進入到第一個脫硫單元的空腔中,脫硫液由噴淋器噴灑到填料層上,硫化氫氣體與脫硫液反應后經出氣管排出進入到下一個脫硫單元中,最終的凈化氣由最后一個脫硫單元的出氣管排出,儲液槽可用于收集噴淋的脫硫液,多個脫硫單元串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臥式脫硫結構,在整體的臥式脫硫結構中氣流的宏觀流動方向為橫向流動,在每個脫硫單元中形成氣體下進上出、在填料層內與脫硫液進行逆向接觸吸收的流動狀態。由于本發明采用臥式結構,可方便的在室內、屋頂等場地中安裝,極大地提高了在實際應用中的靈活性,克服了現有技術填料脫硫塔結構不穩定、容易形成結冰堵塞的技術問題。
進一步的,最后一個脫硫單元的儲液槽連接的富液槽可將各儲液槽中的脫硫液體收集起來。
進一步的,長方體結構的脫硫單元形狀規則、便于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脫硫單元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橫流式脫硫裝置包括兩個連接在一起的具有空腔的脫硫單元1,脫硫單元1采用長方體結構,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下部為儲液槽13,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中部具有填料層12,填料層12中的填料是鮑爾環形填料,脫硫單元內空腔的上部設有噴淋器11,本實施例的噴淋器11采用蓮蓬頭,噴淋器11的進液口連接有貧液槽5(圖1中省略),所述脫硫單元的一側設有進氣管14、另一側設有出氣管15,所述進氣管14設置在脫硫單元壁面上位于儲液槽13的液面和填料層12之間的位置上,所述出氣管15設置在脫硫單元壁面上位于噴淋器11上方的位置上,前一個脫硫單元的出氣管15與后一個脫硫單元的進氣管14通過氣體連接管2連接,兩個脫硫單元的儲液槽13通過液體連接管3連接,最后一個脫硫單元的儲液槽13連接有富液槽4(圖1中省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蘇州)高新技術研究院,未經南京大學(蘇州)高新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45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