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頭皮屑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1297.5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69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玉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17/00;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沈陽市渾南新***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頭皮屑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頭皮屑的中藥。
背景技術
頭皮屑是一種由馬拉色菌引起的皮膚病,在不正常脫屑同時還常伴有瘙癢,亞急性頭皮炎癥的反應。研究表明,頭屑的發生常與某些真菌寄生、精神壓力、飲食營養失調、激素、藥物、化妝品引起的炎癥等因素有關。
市場上有些洗發香波中的硫化硒和毗硫鋅具有抗糠粃飽子菌的活性,對頭皮屬有一定療效,與之相比,酮康哩具有更強、更持久的抗糠粃飽子菌的活性,而且可能具有抑制皮膚炎癥反應的獨特作用,能控制脂溢性皮炎,但這種成分不能完全控制皮脂腺的活躍及分泌皮脂的增多、皮脂成分的異常;而現在治療脂溢性脫發及桂頭屑止頭癢的產品種類繁多,如海飛絲桂屑止癢香波、飄柔桂屑止癢香波、采樂桂頭屑止頭癢擦劑等等,對桂頭屑止頭癢雖有一定療效,但其鞏固療效極差,一般只是初洗幾次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徹底清除頭皮屑,且洗后毛發枯黃、干燥,對毛發發質有損傷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見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療頭皮屑的中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由下列原料制成: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重量份為:黃芪8-10份,黃芩4-6份,韭子6-8份,續斷5-10份,蓮子8-10份,麥冬5-10份,菟絲子8-10份,當歸8-10份,旱蓮草4-6份、生地6-8份、熟地5-10份、桑白皮8-10份、茵陳4-6份、皂角6-8份、桑葉4-6份、苦參4-6份、白鮮皮6-8份、馬齒莧8-10份、透骨草5-10份。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發明所述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重量份為:黃芪8份,黃芩4份,韭子8份,續斷5份,蓮子10份,麥冬5份,菟絲子10份,當歸10份,旱蓮草6份、生地6份、熟地5份、桑白皮10份、茵陳4份、皂角8份、桑葉4份、苦參6份、白鮮皮6份、馬齒莧10份、透骨草5份。
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治愈450例,占90%,顯效20例,占4%,有效20例,占4%,無效10例,占2%,總有效率9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療程短、見效快、治愈率高、安全經濟、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價格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由下列原料制成: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
所述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重量份為:黃芪8-10份,黃芩4-6份,韭子6-8份,續斷5-10份,蓮子8-10份,麥冬5-10份,菟絲子8-10份,當歸8-10份,旱蓮草4-6份、生地6-8份、熟地5-10份、桑白皮8-10份、茵陳4-6份、皂角6-8份、桑葉4-6份、苦參4-6份、白鮮皮6-8份、馬齒莧8-10份、透骨草5-10份。
所述黃芪、黃芩、韭子、續斷、蓮子、麥冬、菟絲子、當歸、旱蓮草、生地、熟地、桑白皮、茵陳、皂角、桑葉、苦參、白鮮皮、馬齒莧、透骨草重量份為:黃芪8份,黃芩4份,韭子8份,續斷5份,蓮子10份,麥冬5份,菟絲子10份,當歸10份,旱蓮草6份、生地6份、熟地5份、桑白皮10份、茵陳4份、皂角8份、桑葉4份、苦參6份、白鮮皮6份、馬齒莧10份、透骨草5份。
生地:甘、苦,微寒。歸心、肝、腎精。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于熱病煩渴,內熱消渴,血熱妄行,斑疹吐衄,血少經閉等。
熟地:甘、微溫。歸肝、腎經。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腎陰不足而引起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肝腎精血虧虛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須發早白等。桑白皮:甘寒,入肺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于肺熱咳喘,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等癥。茵陳:微苦、微辛、微寒。歸脾、胃、膀胱經。清熱利濕、退黃。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用于黃疸、濕疹瘙癢等。
皂角:辛,溫。搜風,拔毒,消腫,排膿。治癰腫,瘡毒,癘風,癬瘡,胎衣不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玉梅,未經陳玉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12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