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及定位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78060.1 | 申請日: | 2014-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7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宋文平;于熙洋;魯欣萌;張洪濤;王中國;張廣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3/08 | 分類號: | G01V3/08;G01S19/1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利明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記憶 管線 gps 定位 方法 | ||
1.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掃描裝置、定位模塊和主機;
所述的掃描裝置包括磁記憶傳感系統(1)、1號數據處理系統(2)和1號通訊接口(3),定位模塊包括GPS無源天線(4)、GPS芯片(5)和2號通訊接口(6),主機包括3號通訊接口(7)、人機對話模塊(8)、數據存儲模塊(9)和2號數據處理模塊(10);
所述的磁記憶傳感系統(1)用于對地埋管線進行磁場波形檢測,并將磁場波形信號通過1號數據處理系統(2)處理后,依次通過1號通訊接口(3)和3號通訊接口(7)同時送至數據存儲模塊(9)和2號數據處理模塊(10);GPS無源天線(4)用于將接收的GPS衛星定位信號送至GPS芯片(5),GPS芯片(5)對接收的GPS衛星定位信號進行處理后,依次通過2號通訊接口(6)和3號通訊接口(7)同時送至數據存儲模塊(9)和2號數據處理模塊(10);
2號數據處理模塊(10)根據接收的信號定位出地埋管線的線路數據,并將該地埋管線的線路數據同時送至人機對話模塊(8)和數據存儲模塊(9),
人機對話模塊(8)用于對接收的地埋管線的線路數據進行顯示及信息交互;
數據存儲模塊(9)用于存儲接收的信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號數據處理模塊(10)包括選擇小波函數模塊(10-1)、小波多尺度分解模塊(10-2)、小波系統閾值處理模塊(10-3)、信號的小波重構模塊(10-4)和地理算法及地圖繪制模塊(10-5);
小波函數模塊(10-1)的信號輸出端與小波多尺度分解模塊(10-2)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小波多尺度分解模塊(10-2)的信號輸出端與小波系統閾值處理模塊(10-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小波系統閾值處理模塊(10-3)的信號輸出端與信號的小波重構模塊(10-4)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信號的小波重構模塊(10-4)的信號輸出端與地理算法及地圖繪制模塊(10-5)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小波函數模塊(10-1)的信號輸入端為2號數據處理模塊(10)的信號輸入端;
地理算法及地圖繪制模塊(10-5)的信號輸入端為2號數據處理模塊(10)的信號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號數據處理系統(2)采用單片機實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PS無源天線(4)帶有LNA的無源天線實現。
5.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記憶式埋地管線GPS定位儀實現埋地管線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過程為,
首先,采用掃描裝置對埋地管線的附加磁場進行檢測,確定埋地管線的存在信息,根據金屬磁記憶效應,通過附加漏磁場確定埋地管線線路節點信息,并實時的根據掃描裝置的運動路徑,通過定位模塊確定埋地管線的磁化磁場的位置信息;
其次,將掃描裝置獲得埋地管線的存在信息、線路節點信息和磁化磁場的位置信息送至主機;
最后,通過主機中的2號數據處理模塊(10)對接收的信息進行去噪處理后,并根據埋地管線的存在信息、線路節點信息和埋地管線的磁化磁場的位置信息進行管線線路繪制,最終確定出埋地管線的線路數據,完成埋地管線的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806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