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裝置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76004.4 | 申請日: | 2014-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33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蔣石容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石容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17;A01K63/04;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 地址: | 414200 湖南省岳***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鱔 受精卵 人工 孵化 無土 培育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裝置及應用這種裝置將受精卵孵化成卵黃苗和卵黃苗培育到成鱔養殖所需規格鱔種的方法;所述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裝置包括:選用一種能裝水的容器,底部安裝曝氣器,不留曝氣死角,曝氣器通過氣管連接到空氣泵或氧氣瓶上,曝氣器以上放置托卵苗架;當自然環境水溫低于26℃時,托卵苗架與曝氣器之間加裝溫控加熱棒,當自然環境水溫高出34℃時,裝水的容器上加裝低溫水閥降溫,或另行建設溫室房,將所有設備放入溫室房中;所述裝水的容器為桶、盆、碗、水箱、水泥池能裝水的器物,或選用漏斗改造制成,用漏斗時,將曝氣器安裝在漏斗孔中,底部封緊,翻過來作為容器使用;所述曝氣器為氣泡石、氣盤石、膜片式曝氣盤、微孔式曝氣管、微孔曝氣頭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托卵苗架為棕片、麻纖維、絲瓜絡、難腐爛變質的農作物秸桿、纖維繩線網、各種材質篩子中的一種或幾種材料堆碼在孵化容器中,構成能毫無障礙透水透氣、能托起受精卵、卵黃苗、稚鱔和鱔種,并能讓卵黃苗、稚鱔和鱔種在其間游動穿插的立體網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精卵孵化成卵黃苗的方法包括:⑴放卵:將采集到的受精卵布放到孵化培育裝置中的托卵苗架上,受精卵多時,一層托卵苗架一層卵,形成含多層卵的托卵苗架;⑵控氣:將氣泵通上電或打開氧氣瓶閥,用氣閥調節氣流大小,使氣流能從底部鼓起氣泡,托起托卵苗架,又不會使受精卵劇烈翻動,一直到受精卵變成卵黃苗,遇斷氣事故,要讓受精卵裸露在空氣中并保持受精卵陰暗濕潤,或人工制造氣泡覆蓋受精卵,這樣,短時間斷氣不造成受精卵死亡,但不可超過2小時,⑶控水深度:根據托卵苗架在孵化容器中的厚度決定水深度,上水面與托卵苗架表面平,⑷清洗:清洗包括清洗孵化培育裝置和清洗受精卵,清洗頻次根據水質好壞決定;清洗孵化培育裝置時,將托卵苗架連同受精卵取出,取出時不可損傷受精卵,然后用水沖洗托卵苗架組成材料和孵化容器,清洗后,托卵苗架組成材料放回孵化容器,再次組成托卵苗架,加入同溫度同量的凈水;清洗受精卵時,檢查有無死卵,要小心地剔除死卵、水霉卵,用防水霉藥物浸洗受精卵,浸洗后再將受精卵均勻放到托卵苗架;⑸控溫:控制水溫在26-3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鱔受精卵人工孵化與鱔種無土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卵黃苗培育到成鱔養殖所需規格鱔種的方法包括:
1)育成稚鱔苗:受精卵脫膜變成卵黃苗后,不可移出孵化培育裝置,讓卵黃苗附掛在托卵苗架材料上,吸收自身卵黃生長發育,變成能游動的稚鱔苗;
2)鱔種培育:
⑴育種裝置:根據生產規模制作不同大小育種器,同一批次只有500尾的稚鱔苗,就僅需要1升容積的育種器,1萬尾苗,就需要20升容積的育種器,還要配備鱔苗長大需要不斷分稀后的育種器;
⑵將發育基本同步的稚鱔苗集中到一個適合容積的育種器中,稚鱔集中密度為200-1000尾/1升水,隨著鱔苗逐漸長大,要將鱔苗分稀,至15-18厘米規格時,密度不超過30000尾/立方米,應急條件下,增加托卵苗架的高度并加深水位以暫替解決育種器數量不足,加深水后水面與容器口沿距離不少于當時鱔種體長;
⑶投餌:①用孵化好的活的豐年蟲或采集到的活的輪蟲、水蚤作為開口餌料,培育餌料用活的水蚯蚓、孑孓、蛆、黃粉蟲,其中活的孑孓、蛆、黃粉蟲為培育中后期代用餌;②投餌量:在育種裝置中以每500尾鱔苗計算投喂量,開口餌料豐年蟲用量以孵化豐年蟲的卵重量計,采集的輪蟲、水蚤、孑孓、蛆、黃粉蟲以瀝干水分后重量計;開口餌料投喂量:第一天0.5-1克,第二天1-2克,第三天2-3克,第四天3-4克,第五天3-4克,第三天開始同時投喂培育餌料洗凈的活水蚯蚓5-10克,第四天6-11克,第五天7-12克,第六天停止投喂開口餌料,僅投喂培育餌料活水蚯蚓,投喂量為10-15克,投喂量取值范圍以水溫確定,34℃取上限值,26℃取下限值,同溫下,每天投餌量比前一天遞增10-20%,結合觀察到的鱔種攝食結果來增減投喂量,開口餌料、培育餌料的日投喂量均為投喂后24小時略有剩余,開口餌料每天投喂一次,培育餌料每天投喂一次或多次;③投喂方法:開口餌料直接加到容器中即可,培育餌料直接放到容器中,培育餌料投喂的方法是,第三至第六天即剛開始投喂水蚯蚓的前三天,將纏繞成團狀活水蚯蚓用水攪散,均勻潑灑到托卵苗架上,第七天開始投喂的活水蚯蚓不必打散而任其為團狀直接放到托卵苗架上,活水蚯蚓供應不足時,用代用餌臨時替代,替代時要注意選擇適合大小的活體,以利黃鱔捕食;
⑷管水管氣,保持水位不淹沒托卵苗架,投喂豐年蟲的第一至五天,無論豐年蟲是否被吃完,均要全部排凈,清洗托卵苗架及容器后,再投喂新餌,活水蚯蚓不必換新,清洗育種器重新添加即可,每天換水一次,第六天不再投喂豐年蟲后,至少每3天換水1次,換水時關閉氣源,換好水后打開氣源,清洗時間不超過1小時,換入水與排出去水的溫差不超過5℃;
⑸控溫:控制水溫與受精卵孵化方法的控溫要求相同;
經過20-50天,稚鱔苗個體長度達到12-18厘米,大部分15厘米/尾,達到成鱔養殖苗種階段規格,10厘米以后根據銷售生產需要隨時開始馴化添加配合飼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石容,未經蔣石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600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