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75031.X | 申請日: | 2014-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60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夏燕敏;于志省;蔡紅;李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9K8/588 | 分類號: | C09K8/588;C09K8/584;C09K8/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油藏 聚合物 分散 體系 調驅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以重量份數計,包含以下組分:
a)0.3~3份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
b)0.5~5份驅油用表面活性劑;
c)92~99.2份的水;
其中,所述的驅油用表面活性劑為烷醇酰胺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甜菜堿型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為采用醇-水體系分散聚合方法制得的初始粒徑為亞微米至微米級、具有單分散性的聚合物微球,以重量份數計,由包括以下組分反應制得:
a)70~90份的醇水混合物;
b)1~10份穩定劑;
c)0.1~5份交聯劑;
d)10~30份的共聚單體;
所述共聚單體包含以下組分:
a)5~99.9w.t.%的非離子水溶性單體;
b)0~50w.t.%陰離子單體或/和陽離子單體,用量不為0;
c)0.1~10w.t.%的疏水單體;
所述的疏水單體為長碳鏈離子型表面活性單體、丙烯酸酯類疏水單體、含多元環狀化合物的疏水單體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的長碳鏈離子型表面活性單體選自烷基碳鏈數為8~18的丙烯酰胺氮烷基磺酸鈉或烷基碳鏈數為12~22的烯丙基烷基氯化銨,所述的丙烯酸酯類疏水單體選自烷基碳鏈數為1~20的(甲基)丙烯酸酯類,所述的含多元環狀化合物的疏水單體選自叔丁基苯乙烯和/或N-苯基馬來酰亞胺;
所述的陰離子單體選自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巴豆酸、乙烯基磺酸、乙烯基膦酸、烯丙基磺酸、烯丙基膦酸和/或其水溶性堿金屬鹽、堿土金屬鹽和銨鹽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陽離子單體選自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銨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非離子水溶性單體選自水溶性乙烯基單體,所述水溶性乙烯基單體選自式(1)、式(2)或式(4)所示的單體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R1、R4、R5均獨立選自氫、C1~C4的烷基;R2、R3均獨立選自氫、C1~C4的烷基或羥基取代烷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水混合物中的醇為選自乙醇、丙醇、叔丁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用量占醇水體系的50~90w.t.%。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劑為水溶性高分子;所述水溶性高分子選自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羥丙基纖維素(HPC)、聚丙烯酸(PAA)及糊精中的一種,用量占整個體系的1~10w.t.%。
4.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在配料容器中加入水、交聯劑、絡合劑助劑及各類單體攪拌溶解均勻;
(b)在上述體系中加入醇、穩定劑攪拌均勻,并將pH值調至4~8;
(c)將水溶性引發劑以一定濃度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將油溶性引發劑以少量乙醇或乙酸乙酯溶解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
(d)將除引發劑外的混合物料投入反應釜中,加以一定的攪拌轉速并通入氮氣,將釜內溫度控制在10~30℃,約半小時后加入引發劑,繼續通氮氣5~10分鐘后停止通氮并密封;
(e)將反應溫度升高至40~90℃,直至透明體系出現白色細小顆粒,繼續反應1~2小時,得到白色不透明的丙烯酰胺類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
(f)按所述重量份數,將所述的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驅油用表面活性劑、水混合均勻,得到所述的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體系。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溫高鹽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體系調驅劑在油田采用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503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更換涂改頭的涂改筆
- 下一篇:新式修正帶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