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豆杉專用肥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74697.3 | 申請日: | 2014-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2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百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新世紀園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2;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2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豆杉 專用肥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豆杉專用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紅豆杉渾身是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紅豆杉制品的關注越來越緊迫。但目前我國關于紅豆杉苗木促根、施肥技術方面的系統研究較少,人們在紅豆杉移栽及其施肥的盲目性非常大。有的只考慮了促進生根的技術,如中國專利文件CN1062639生根素及其制造方法(申請號92100230.0)、CN1076333一種植物生根促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申請號93102812.4);有的只考慮苗木移栽后的養分供給技術和生長期間的害蟲防治技術,如中國利文件CN100999424苗木專用肥(專利申請號200610161312.6);有的以農業有機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苗木專用肥,如中國專利文件CN15577844(申請號200410015800.7)公開了一種苗木有機復合肥及制作方法。這些技術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園藝、苗木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推動了苗木產業的發展。在園藝、苗木產業中,促進植物早生根、及時提供充足的養分供給和病蟲害的提前防治三方面的技術都很重要。已有的技術(如上述專利文件)將三個技術分開應用,雖然也能達到同樣效果,但相對浪費人力、物力,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草木灰、生根粉、馬拉硫磷和常規肥料為主體的紅豆杉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紅豆杉專用肥,組分如下:
A組分:草木灰、生根粉、馬拉硫磷,重量份數20~70份;
B組分:重量份數30~80份的氮肥、磷肥和鉀肥;
C組分:酸度調節劑,占A組分與B組分總重量的3-5%。
B組分中的氮肥、磷肥、鉀肥的重量份數比為(20~30)∶(10~30)∶(10~20);
所述氮肥、磷肥、鉀肥中,氮肥來源于尿素、硫酸銨之一或組合,磷肥來源于磷酸一銨、磷酸二銨之一或組合,鉀肥來源于氯化鉀、硫酸鉀之一或組合。
C組分中的酸度調節劑為濃硫酸和水按重量份數比(1-10)∶(90-99)配制而得的溶液。
以上原料優選如下:
A組分中的草木灰,過80目篩,水含量10%以下的普通草木灰,優選秸稈發電廠的草木灰;生根粉、馬拉硫磷為常規農用資料,市售品即可。
B組分中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為常規農用肥料,市售品即可;
C組的濃硫酸為常規工業用品。
一種紅豆杉專用肥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B組分原料進行粉碎,過80目篩備用;
2)將草木灰加入酸度調節劑,調整草木灰pH值為6-8,按比例加入生根粉和馬拉硫磷;得A組分原料
3)將A組分與B組分混合均勻,采用過80目篩膨潤土或凹凸棒粉為造粒粘合劑,造粒、烘干;
4)烘干后進行冷卻、篩分。
對篩分后的成品包裝檢測出廠。
本發明的肥料可以用于所有的土壤類型和苗木,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能夠防治土壤板結,尤其對土壤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本發明的肥料最好基施,也可以追施。具體方法如下:
基施:在田間將肥料撒施在地表或苗木種植溝,耕翻,使用量在300kg~2250kg/ha。
追施:在田間將肥料在苗木根系附近開溝追施,使用量每次在200kg~750kg/ha,每年使用1-2次。
紅豆杉苗圃應用效果:
大量試驗表明多功能紅豆杉專用肥使用效果明顯,具有提高成苗率、減少病蟲害和改良土壤的效果。施用多功能紅豆杉專用肥的成苗率較不施用處理增加5-6個百分點,平均增產5.5個百分點。使用紅豆杉專用肥加快發育進程,增加苗木根條數和苗木重量,施用多功能苗木專用肥的處理較不施用處理增加根條數2-5個百分點,平均增產3.5個百分點。施用多功能苗木專用肥保證了養分的及時、充足供應,減少了苗木的緩苗時間。紅豆杉專用肥中的草木灰和其它原料,增加了對地下害蟲和土壤中有害菌的抑制作用,減少病蟲害。
田間試驗表明施用本發明的肥料對土壤具有明顯的改良左右,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連續使用3~4年土壤有機質提高15%~30%,有效防治土壤板結。紅豆杉種植區的土壤微生物區系也有明顯的改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新世紀園藝研究所,未經南京新世紀園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46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