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早春防止水稻爛秧的新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71948.2 | 申請日: | 2014-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0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8 |
| 發明(設計)人: | 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輝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3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早春 防止 水稻 新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早春防止水稻爛秧的新技術。
背景技術
在早春水稻育秧季節,往往出現低溫寒潮或陰雨連綿。若加上秧田水層管理不當,可造成秧苗衰弱,根部吸收能力減退。苗體上下水分平衡失調,病菌亦乘苗體虛弱而侵入,從而導致水稻爛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傳統的早春水稻爛秧的技術問題,發明一種早春防止水稻爛秧的新技術。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早春防止水稻爛秧的新技術,其特殊之處是包括以下過程:
1、通氣秧田。既要秧田透水,以利種子發芽出苗,又要通氣,便于秧苗扎根生長,從而可有效防止爛秧。做法是:先把田耕耙整細,起溝做畦,施足底肥,把畦面泥塊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進一步把畦面整平抹光。
2、計劃育秧。掌握適宜播期和確定適宜秧齡,以避免爛秧。水稻正常出苗所需的溫度為15℃,因此在露地育秧時,當氣溫穩定上升到12℃左右時開始播種為宜。如果育秧季節早,氣溫低,稻苗生長慢,秧齡宜適當長些;在氣溫較高時育秧,稻苗生長快,秧齡則宜短些。
3、稀播勻播。秧田播種量應根據秧齡長短及育秧季節氣溫高低而定。原則上要求稀播勻播,使每株秧苗都能得到足夠的陽光、空氣和養料,達到生長健壯。如播種過密,則會造成后期秧苗受光量減少,影響碳素同化作用,發根力降低,苗體不壯,易爛秧。一般說來,春稻田20天以內的小苗,每畝下種180-200公斤;秧齡30天左右的大苗,每畝下種80-100公斤。
4、培育壯秧:培育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也是防止爛秧的前提。可采用濕潤育秧辦法培育適齡壯秧。在立苗期,一般只在秧田溝中灌水,保持田面濕潤通氣,而不灌水上田面,促使種子迅速伸根立苗。在扎根期,要靈活掌握水層,防凍防曬。保持秧田既有水,又通氣,以利扎根保苗。若遇到寒潮襲擊,應灌深水護苗,并要求及時排水通氣。遇到陰雨連綿,要找開排水口,勿使秧田積水。培育壯秧和防止爛秧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
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實現防止早春水稻爛秧的目的,這種方式便于操作,對于早春水稻正常生長有著很好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1、通氣秧田。先把田耕耙整細,起溝做畦,施足底肥,把畦面泥塊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進一步把畦面整平抹光,當氣溫穩定上升到12℃左右時開始播種為宜。
2、稀播勻播。春稻田20天以內的小苗,每畝下種180―200公斤,秧齡30天左右的大苗,每畝下種80―100公斤。
3、培育壯秧:在立苗期,秧田溝中灌水,保持田面濕潤通氣,在扎根期,要靈活掌握水層,防凍防曬,遇到陰雨連綿,要找開排水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輝,未經于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19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化精確進食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治玉米紅蜘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