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71052.4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99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鋒;喻慧;張龍;祝靖;陸生禮;時龍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39 | 分類號: | H01L29/739;H01L29/41;H01L21/28;H01L21/331 |
| 代理公司: | 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橫向 溝槽 絕緣 柵雙極型 晶體管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包括:P型襯底(1),在P型襯底(1)上設有埋氧層(2),在埋氧層(2)上設有N型漂移區(3),在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上方設有氧化層(9),在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下方設有多晶硅柵(4)、P型體區(8)和N型緩沖層(12),在P型體區(8)內設有發射極區,在發射極區上設有發射極鋁電極(7),在N型緩沖層(12)內設有P型集電極區(11),在P型集電極區(11)上設有集電極鋁電極(10),并且,所述N型緩沖層(12)和P型集電極區(11)位于N型漂移區(3)的一側,所述P型體區(8)和發射極區位于N型漂移區(3)的另一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柵(4)貫穿N型漂移區(3)且始于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并止于埋氧層(2),在多晶硅柵(4)的外周面上設有一層柵氧化層(13)且柵氧化層(13)將多晶硅柵(4)圍合其內,所述P型體區(8)始于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并止于埋氧層(2),P型體區(8)在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上的形狀呈現閉合,且P型體區(8)貫穿N型漂移區(3)并始于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止于埋氧層(2),位于P型體區(8)內的發射極區由P型發射極(6)及分別位于P型發射極(6)兩側的第一N型發射極(5)和第二N型發射極(14)組成,所述所述第一N型發射極(5)、第二N型發射極(14)和P型發射極(6)貫穿N型漂移區(3)且始于N型漂移區(3)的上表面并止于埋氧層(2),所述柵氧化層(13)及其內的多晶硅柵(4)橫向切入第一N型發射極(5)、第二N型發射極(14)、P型發射極(6)和P型體區(8)內并將第一N型發射極(5)、第二N型發射極(14)、P型發射極(6)和P型體區(8)分隔成兩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特征在于多晶硅柵(4)底部到埋氧層(2)上表面之間的距離介于0um到30u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特征在于P型體區(8)的底部到埋氧層(2)上表面之間的距離介于0um到30um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特征在于第一N型發射極(5)和第二N型發射極(14)的底部和P型發射極(6)的底部到埋氧層(2)上表面之間的距離介于0um到30um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其特征在于P型體區(8)的各外側邊界到與P型體區(8)的外側邊界所對應的N型緩沖層(12)的元胞邊界的距離分別為3um到30um之間。
6.一種橫向溝槽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P型襯底(1)、埋氧層(2)的制備,在埋氧層(2)上外延N型外延層(3),用深槽工藝結合多次外延多次高濃度離子注入工藝形成第一N型發射極(5)、第二N型發射極(14)、P型體區(8)和P型發射極(6),用高濃度離子注入工藝形成N型緩沖層(12)和P型集電極區(11),用槽柵工藝制造成多晶硅柵(4),在器件表面淀積氧化層(9),接著進行打孔處理、淀積金屬鋁形成發射極鋁電極(7)和集電極鋁電極(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105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裝置
- 下一篇:一種安裝在注射泵上的活塞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