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型管網疊壓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70218.0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469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萬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B11/00 | 分類號: | E03B11/00;E03B11/06;E03B11/16;E03B7/00;E03B7/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40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型 管網 疊壓無負壓 變頻 供水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次供水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智能型管網疊壓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
背景技術
管網疊壓供水由于取消了水池、水箱等設施,而且還可利用自來水進水壓力,具有節能、衛生、占地小、維護方便等突出優點,因而被越來越多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的二次供水所應用。但市場上的管網疊壓供水設備不能很好地解決水泵在小流量供水的節能問題,有些是在水泵的出水管裝設氣壓水罐,并利用氣壓水罐儲能作用實現小流量停泵的節能供水,但氣壓水罐存在漏氣、滲氣等現象,需要定時補氣,現有技術的氣壓水罐通常是采用空壓機或儲氣罐補氣,這不利于節地安裝和維護,而且成本也高,當采用隔膜式氣壓水罐雖然可以緩解現場補氣的問題,但隔膜卻存在易老化、曲撓龜裂、耐疲勞壽命、析出物污染水質等問題,而且隔膜式氣壓水罐同樣也存在密封漏氣、滲氣等現象,長時間使用不進行檢測和預充氣體,將會失去儲能和壓力供水效果。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供水節能和全自動控制的智能型管網疊壓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智能型管網疊壓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主要由穩流補償器、負壓消除器、缺水信號變送器、水位傳感器、補氣罐、水泵和控制柜組成,所述穩流補償器集成穩流腔和高壓儲能腔兩部分,并在穩流腔與高壓儲能腔之間設有內封頭隔開,且內封頭凸形面構成穩流腔的一部分、內封頭凹形面構成高壓儲能腔的一部分,穩流腔位于穩流補償器的一側,在穩流腔頂部裝設有負壓消除器、另設有進水口,穩流腔底部裝設有缺水信號變送器、另設有出水口,穩流補償器的另一側為高壓儲能腔,在高壓儲能腔內裝設有水位傳感器,水位傳感器與設在高壓儲能腔頂部的儀表安裝口配制,高壓儲能腔底部設有小流量口,穩流補償器的穩流腔進水口與自來水進水管連接,并在進水口之前沿水流方向在自來水進水管上依次裝設有壓力傳感器、過濾器、流量檢測裝置和倒流防止器,穩流腔的出水口連接配水總管,配水總管連接水泵到出水總管至用水點供水,在出水總管上裝設有壓力傳感器和壓力保護開關,繞過水泵、在配水總管與出水總管之間設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設有止回閥,在旁通管的止回閥之后設有小流量管與高壓儲能腔的小流量口連接,在穩流補償器的高壓儲能腔的外側設有補氣罐,且補氣罐裝設在穩流補償器上固定,在補氣罐底部設有連接管與小流量管連通,且在連接管上裝設有進水電磁閥,進水電磁閥之后、補氣罐之前還連接裝有泄水電磁閥的支管,補氣罐頂部設有補氣管連接到儀表安裝口與高壓儲能腔相連通,在補氣管上裝有止回閥,并且在補氣管的止回閥之前另設有吸氣管與補氣罐連通,在吸氣管的端部裝設有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之后裝有止回閥,用以防止吸進的空氣外泄。自來水進水管的壓力傳感器、流量檢測裝置、缺水信號變送器、水位傳感器、進水電磁閥、泄水電磁閥、水泵、出水總管的壓力傳感器與壓力保護開關分別敷有電纜線與控制柜連接。
所述水位傳感器設有高水位點和低水位點兩個控制點,高水位點用于控制高壓儲能腔的補氣動作,當高壓儲能腔內的水位處于高水位點及以上時,進水電磁閥關閉、泄水電磁閥打開,使補氣罐排水吸氣,待延時30s~3min、直至補氣罐內的水排空和吸滿空氣之后,泄水電磁閥關閉、進水電磁閥打開,并維持15~30s時間,此時借助小流量管的壓力將補氣罐內的空氣補入高壓儲能腔內,然后再返回到進水電磁閥關閉、泄水電磁閥打開排氣的吸氣、補氣過程,如此反復,直至高壓儲能腔內的水位低于水位傳感器設定的低水位點及以下時,保持泄水電磁閥關閉、進水電磁閥打開的狀態,若高壓儲能腔的水位再次處于水位傳感器設定的高水位點及以上時,則又重復補氣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萬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萬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702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