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軌跡繪制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69475.2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98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羽;周大良;王生;余兵;程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正國際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方正國際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佳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跡 繪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公開了一種多軌跡繪制的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多軌跡信息分析效率低下的問題。該方法為:首先獲取至少兩個目標對應的軌跡點集合,以及分別確定每一個目標的起始軌跡點;將實際起始時間最早的起始軌跡點確定為定位起始軌跡點,分別確定每一個非定位起始軌跡點與定位起始軌跡點之間的繪制時間間隔,然后從定位起始軌跡點開始基于相應的軌跡點集合繪制對應目標的軌跡,以及在每一個非定位起始軌跡點對應的時刻開始基于相應的軌跡點集合繪制對應目標的軌跡。這樣,多軌跡按時序演進,更容易區分多軌跡的目標歸屬,提高查詢獲得的軌跡信息的準確性,進而顯著提升系統的服務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多軌跡繪制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計算機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工具,用于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GIS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數據庫操作集成在一起。GIS對空間信息的存儲管理分析,使其在廣泛的公眾和個人企事業單位中解釋時間、預測結果、規劃戰略等中具有實用價值。
在GIS中,一種常見的應用是:首先在電子地圖上查詢、選擇目標,查詢時查詢區域可以拉選為矩形框、圓形框、多邊形框等,再根據選擇目標的位置繪制目標運動的軌跡點,并將各軌跡點用線連接呈現給用戶,成為目標軌跡。目前地理信息系統中對于目標軌跡,一般只是按照其目標ID號(例如車牌號、警員呼號等)、按順序在地圖上繪制出來。
但當用戶所關注的查詢區域出現多條軌跡的情況時,通常無法確定多條軌跡是按照何種時間順序發生的,而且多條軌跡交錯時,也無法確定多軌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錯關系,例如,交錯的軌跡點可能是同一地點不同時間上的交錯,也可能是同一地點同一時間的交錯;此外,多條軌跡縱橫交錯導致難以區分多條軌跡各自屬于哪個目標。
針對以上問題,目前在地理信息系統中常規做法是:進一步放大地圖,將軌跡放大以分離軌跡點,再逐個分析關鍵軌跡點的屬性信息,才能做進一步判斷,這會造成分析效率低下,不能及時反饋查詢信息。
由此可知,現有技術下查詢獲得的多條軌跡無法準確描述實際發生的場景,即不能真實反映多條軌跡的實際運行情況,從而無法提供準確的軌跡信息,造成信息分析效率低下,進而嚴重影響系統的服務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軌跡繪制的方法及裝置,用以提高查詢獲得的軌跡信息的準確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多軌跡繪制的方法,包括:
獲取至少兩個目標對應的軌跡點集合,以及分別確定每一個目標的起始軌跡點;
將實際起始時間最早的起始軌跡點確定為定位起始軌跡點,并根據預設的繪制時間間隔和實際時間間隔的映射關系以及各個目標的起始軌跡點之間的實際時間間隔,分別確定每一個非定位起始軌跡點與定位起始軌跡點之間的繪制時間間隔;
從定位起始軌跡點開始基于相應的軌跡點集合繪制對應目標的軌跡,以及分別按照每一個非定位起始軌跡點與定位起始軌跡點之間的繪制時間間隔,在每一個非定位起始軌跡點對應的時刻開始基于相應的軌跡點集合繪制對應目標的軌跡。
這樣,在地理信息系統中,可以使得多軌跡分析中多軌跡按時序演進,真實反映實際運行場景、多軌跡交叉時空關系簡潔清楚、更容易區分多軌跡的目標歸屬,進而顯著提升系統的服務性能。
可選的,從起始軌跡點開始基于相應的軌跡點集合繪制對應目標的軌跡,包括:
根據預設的繪制時間間隔和實際時間間隔的映射關系以及每相鄰兩個軌跡點之間的實際時間間隔,確定每相鄰兩個軌跡點之間的繪制時間間隔;
從起始軌跡點開始,在每一個軌跡點對應的時刻繪制相應的軌跡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正國際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方正國際軟件有限公司,未經方正國際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方正國際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94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推送方法及應用平臺
- 下一篇:電子設備和用于電子設備的訪問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