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應力潤滑通道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69337.4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29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寧;張健全;寧曉東;鐘聲;彭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1/00 | 分類號: | F16N1/00;F16N21/0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馬強;李發軍 |
| 地址: | 410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力 潤滑 通道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起落架結構設計領域,尤其涉及飛機起落架重要旋轉部位的一種無應力潤滑通道結構。
背景技術
起落架是飛機起飛、著陸的重要構件,每一個零件或部件的失效都會引起起落架結構的破壞或者機構功能的喪失,因此,起落架每個零部件的設計都需考慮到細節所帶來的疲勞或裂紋影響。對于起落架接頭,尤其是重要旋轉部位的潤滑設計,直接影響主要結構件的受載情況和力學性能。
起落架接頭的潤滑,不僅有助于防腐蝕,增強零部件的使用性能,而且有助于修理時拆卸接頭,給設備的安裝、維護帶來方便。如圖1-3所示,傳統的潤滑通道設計一般有螺紋連接型(圖1)、過盈裝配型(圖2)、芯軸輔助潤滑型(圖3)。圖1?中,直接在基體上攻制螺紋,選用螺紋型注油嘴直接連接,此方式的缺點為:穿過整個壁厚或位于基本傳力路線上的螺紋,在重復載荷作用下,將產生附加的局部應力集中和潛在的裂紋源,且機加螺紋的尖銳棱角處亦容易產生疲勞裂紋。圖2中,直接在基體上攻制安裝孔,采用過盈裝配的方式直接將注油嘴壓入到結構件中,此潤滑方式的缺點為:過盈裝配可能產生附加應力增長而導致開裂,且不便于后期拆卸維護。圖3中,在主承力軸中增加芯軸,開通輔助潤滑通道,以達到多處潤滑的目的,此潤滑方式的缺點為:通過主承力軸的橫向潤滑孔容易產生裂紋,繼而導致結構件失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無應力潤滑通道結構,通過優化該潤滑通道的結構形式,可提高結構件的疲勞壽命,改善結構件的安裝維護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無應力潤滑通道結構,其結構特點是,包括主承軸、具有中心孔的襯套和具有中心孔的基體;所述主承軸裝在襯套的中心孔內并可繞主承軸的軸線旋轉,所述襯套裝在基體的中心孔內并與基體過盈連接;所述主承軸與襯套之間具有潤滑油通道;所述主承軸上過盈套裝有潤滑環,該潤滑環上裝有注油座,所述注油座上裝有注油嘴;所述注油嘴、注油座、潤滑環和潤滑油通道連通而形成注油通道。
由此,本發明通過過盈連接的方式將襯套和基體的固定連接在一起,同時,潤滑油通過注油通道定向注入潤滑油通道內,避免了潤滑油的外泄,解決了傳統重要結構件主要旋轉部位的潤滑通道設計問題,增加的潤滑環等結構件避免了在重要傳力構件上直接攻制螺紋而導致的疲勞裂紋,避免了注油嘴過盈裝配形成的額外附加應力、同時也避免了通過主承力軸的橫向潤滑孔而產生的裂紋。
以下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
優選地,所述潤滑油通道為開設在襯套內壁上的潤滑槽。進一步地,所述潤滑槽為螺旋式潤滑槽或格柵式潤滑槽。
作為一種具體的安裝形式,所述潤滑環上開有注油座安裝孔,所述注油座為齒形注油嘴座,所述注油座的齒形部分裝設于所述注油座安裝孔內。
所述潤滑環的內壁與主承軸外壁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潤滑環的內壁與襯套外壁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設在注油通道兩側。由此,兩道密封圈將潤滑油的外泄路徑密封住,只流向襯套的潤滑油通道內以實現潤滑,實現潤滑定向快速有效的目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安裝、維護快捷方便;保留了重要承力構件的結構完整性,提高了承力構件的使用疲勞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傳統潤滑通道設計簡圖;
圖2為另一種傳統潤滑通道設計簡圖;
圖3為又一種傳統潤滑通道設計簡圖;
圖4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在圖中
1-基體;???2-襯套;????3-主承力軸;???4-注油嘴;???5-芯軸;
6-注油嘴座;??7-潤滑環;??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4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一種無應力潤滑通道結構,如圖4所示,在重要結構件的主要旋轉部位增設襯套、潤滑環、密封圈、注油嘴座等結構件;為防止配合的結構零件之間直接接觸,從而減少接頭處缺陷的修復工作,此處增設襯套。為保證潤滑充分,襯套上車制螺旋式或柵格式的潤滑槽。在潤滑環上攻制注油嘴座安裝孔,不直接在重要承力構件上攻制潤滑孔,保留了重要承力構件的結構完整性,繼而保證了其使用性能不被破壞。而且,襯套上潤滑槽的車制及密封圈8,9的安裝,保證了潤滑的快速有效性。
具體安裝過程如下:
1)采用熱裝方法將襯套2裝入基體1的孔內;
2)將主承力軸3裝入襯套2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93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