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68043.X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91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威海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萬林 |
| 地址: | 21410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反應器材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反應釜中進行聚合反應,由于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聚合體系的粘度不斷增加,在聚合物特別是高分子量聚合物的聚合體中,聚合粘度較高,采用常規的攪拌器通常只用一個攪拌葉輪進行攪拌,尺寸有限、攪拌范圍有限,主要集中在靠近攪拌器轉桿的位置,經常會出現高粘度物料粘附在攪拌器上的現象,隨著攪拌器一起轉動,這樣就使攪拌器喪失了攪拌和分散反應物料的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能夠有效解決高粘度物料粘附在攪拌器上的問題,保證了攪拌器在攪拌過程中始終具有攪拌和分散反應物料的功能。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包括釜身、兩個攪拌槳、攪拌框和轉動桿,
兩個所述攪拌槳在所述轉動桿上豎向分布,且二者呈十字交叉,
在每個所述攪拌槳對應處均布置兩個所述攪拌框,
與同一個所述攪拌槳位置對應的兩個所述攪拌框以所述轉動桿為軸對稱設置,且該兩個攪拌框所形成的平面與所述攪拌槳所在直線垂直,且該攪拌槳與所述轉動桿連接處位于兩個所述攪拌框所構成的圖形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框包括橫向攪拌桿、豎向攪拌桿和弧形攪拌桿,
所述橫向攪拌桿、豎向攪拌和所述弧形攪拌桿依次連接,所述橫向攪拌桿與所述豎向攪拌桿垂直,
所述橫向攪拌桿和所述弧形攪拌桿一端固定在所述轉動桿上,形成封閉圖形,且所述弧形攪拌桿位于所述橫向攪拌桿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攪拌桿的曲率半徑與所述釜身底面的曲率半徑對應。
本發明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通過對攪拌槳和攪拌框結構和位置的布置設計能夠實現更大范圍更大力度的攪拌,能夠有效解決高粘度物料粘附在攪拌器上的問題,保證了攪拌器在攪拌過程中始終具有攪拌和分散反應物料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攪拌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2所示的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包括釜身2、兩個攪拌槳1、攪拌框3和轉動桿4,
兩個攪拌槳1在轉動桿4上豎向分布,且二者呈十字交叉,
在每個攪拌槳1對應處均布置兩個攪拌框3,
與同一個攪拌槳1位置對應的兩個攪拌框3以轉動桿4為軸對稱設置,且該兩個攪拌框3所形成的平面與攪拌槳1所在直線垂直,且該攪拌槳1與轉動桿4連接處位于兩個攪拌框3所構成的圖形內部。
攪拌框3包括橫向攪拌桿31、豎向攪拌桿32和弧形攪拌桿33,
橫向攪拌桿31、豎向攪拌和弧形攪拌桿33依次連接,橫向攪拌桿31與豎向攪拌桿32垂直,
橫向攪拌桿31和弧形攪拌桿33一端固定在轉動桿4上,形成封閉圖形,且弧形攪拌桿33位于橫向攪拌桿31的下方。
弧形攪拌桿33的曲率半徑與釜身2底面的曲率半徑對應。
使用時,攪拌槳1將物料充分攪拌后送到釜身2內部的外圍,此時攪拌框3對外圍的物料進一步進行攪拌和切割,使得物料充分分散,避免了由于攪拌范圍太小而導致的攪拌不充分出現粘著的現象。通過對弧形攪拌桿的設計,避免了攪拌力度在釜身底部不夠的問題。
本發明一種帶攪拌框的反應釜,通過對攪拌槳和攪拌框結構和位置的布置設計能夠實現更大范圍更大力度的攪拌,能夠有效解決高粘度物料粘附在攪拌器上的問題,保證了攪拌器在攪拌過程中始終具有攪拌和分散反應物料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威海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威海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80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葉輪反應釜
- 下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漿料攪拌機自冷卻攪拌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