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龍血竭作為制備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65812.0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6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尹世金;胡青蘭;陸春蘭;李羽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 | 分類號: | A61K36/896;A61P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軍;張瑾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龍血竭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制備 腎上腺皮質激素 自身免疫疾病 傳統治療 免疫防御 通道功能 顆粒劑 口服液 軟膠囊 硬膠囊 防治 滴丸 治療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龍血竭作為制備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通過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產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作用,所述的含有龍血竭的藥物制成顆粒劑、片劑、硬膠囊、口服液、軟膠囊或滴丸。本發明揭示龍血竭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作用,將極大克服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傳統治療藥物的副作用,能夠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龍血竭作為制備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全球有5-8%的人口受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約40種自身免疫疾病的嚴重威脅,傳統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同時削弱了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應。如何找到新的藥物治療靶點,使靶點藥物在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同時,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反應,成為國際上醫藥產業新的研發熱點。龍血竭是傳統名貴中藥,以往的研究表明龍血竭具有抑制激活的T淋巴細胞增殖效應,從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提示了龍血竭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潛在可能。由于龍血竭免疫調節作用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截止目前,國內外尚未見龍血竭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報道。
傳統治療自身免疫疾病過程中,使用的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同時削弱了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應。T淋巴細胞膜上的Kv1.3型鉀通道的發現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特異性藥物作用靶標。通過基因敲除或使用特異性阻斷劑減弱Kv1.3通道功能,能夠阻斷TEM細胞的激活與增殖過程,有效改善自身免疫疾病模型動物的病理癥狀,而不影響模型動物對病毒、細菌等保護性免疫反應。既然以往的研究表明龍血竭具有抑制激活的T淋巴細胞增殖效應,從而產生免疫抑制作用,提示了龍血竭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潛在可能,本專利研究擬考察龍血竭是否可以抑制哺乳動物Kv1.3型鉀通道功能,從而對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產生治療作用。這一研究結果有助于闡明龍血竭產生免疫調節作用的分子機制,將首次揭示龍血竭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作用。龍血竭通過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產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作用,將極大克服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傳統治療藥物的副作用,能夠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應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龍血竭作為制備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的應用,目的在于通過抑制Kv1.3通道功能而產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作用,將極大克服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傳統治療藥物的副作用,能夠保持病人正常的免疫防御反應。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龍血竭作為制備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龍血竭對于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通過抑制Kv1.3通道功能完成。
本發明所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脈管炎、天皰瘡、皮肌炎、混合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甲狀腺自身免疫或病潰瘍性結腸炎。
本發明所述的龍血竭可以加工成任何可以藥物接受的劑型,優選制成顆粒劑、片劑、硬膠囊、口服液、軟膠囊或滴丸。
本發明所述的龍血竭還可以和其它組分復配制成顆粒劑、片劑、硬膠囊、口服液、軟膠囊或滴丸。
本發明所述的藥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經稀釋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了龍血竭具有抑制Kv1.3通道的功能,從而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方面的用途。
附圖說明
圖1是龍血竭對HEK293T外源性Kv1.3通道的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
圖2是龍血竭對Jurkat T細胞上內源性表達的Kv1.3通道濃度依賴性抑制作用;
圖3是龍血竭抑制激活的Jurkat T細胞IL-2釋放。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民族大學,未經中南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58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