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柿單寧為還原劑的石墨烯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65512.2 | 申請日: | 2014-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26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正業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4 | 分類號: | C01B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寧 還原劑 石墨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墨烯的合成和納米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以柿單寧為還原劑的石墨烯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利用撕透明膠帶的方法,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單層原子排列的石墨烯,兩人也因此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Science,2004,306(?5696):666-669)。石墨烯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蜂巢晶格,其結構單元為碳六元環,它是一種只有單層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石墨烯是構成碳基材料的基本機構單元。它可以包裹形成零維Fullerenes,卷成一維carbon?nanotube,層層堆積成三維graphite。從石墨烯發現的那一天起,石墨烯就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在超級電容器、透明電極、海水淡化、發光二極管、傳感器、儲氫、太陽能電池、催化劑載體、復合材料、生物支架材料、生物成像、藥物輸送、紡織、印染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機械、電學、熱學性能、抗菌性能。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它只有單層原子的厚度,約為0.335nm。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透光率高達97.7%。電阻率10-6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石墨烯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其理論值高達2630m2/g。導熱系數高達5300W/m·K,常溫下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cm2/V·s,比碳納米管和單晶硅高。楊氏模量為1.1TPa,斷裂強度高達130GPa。
石墨烯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微機械剝離法、印章切取轉印法、液相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氣溶膠高溫分解法、外延生長法、無定形碳化物薄膜轉化法、氧化石墨烯(GO)還原法及有機合成法等。其中GO還原法具有成本低、產率高和可批量生產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常用的還原劑包括水合肼、二甲基肼、酚類、硼氫化鈉、含硫化合物、醇類等(炭素技術,2013,32(5):30-36)。然而,由于GO還原法往往使用肼或硼氫化鈉等有毒或價格昂貴的試劑作為還原劑,因此開發綠色、環保、高效和廉價的化學還原技術十分必要。
我國是柿子的原產地和主產國,分布于23個省市自治區,產量極大,占世界總產量的70%,澀柿果實中單寧含量在0.13%-1.54%之間,是單寧含量最高的一種水果。柿單寧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多酚化合物。目前,柿單寧在重金屬離子吸附、抗菌、皮革鞣制劑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例如:本公司于2013年申請了發明專利CN201310299037.4,采用柿單寧作為銀離子的捕捉劑和還原劑來制備粒徑范圍為1-50nm的納米銀。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以柿單寧為還原劑的石墨烯制備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1)將未成熟的天然柿子粉碎過60目篩,加入去離子水和質量分數0.1-0.5‰的酶,進行超聲提取,超聲功率80-120w,超聲時間10-60min,超聲溫度30-50℃,酶解pH值5-6,料液比為1:5-1:20,將處理后的提取夜真空抽濾,烘干得到柿單寧;
(2)將氧化石墨分散于去離子水中,超聲處理10-24h,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
(3)按照100:1-1:1的體積比,將質量百分比0.01%-10%的柿單寧水溶液與0.01-0.05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60-80℃超聲處理1-48h,得到石墨烯溶液。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1)所述的酶為纖維素酶、果膠酶的混合物,其質量比為1:1。
作為優選方案,步驟(2)所述的氧化石墨由改進型Hummers法得到,氧化劑為過硫酸鉀、五氧化二磷、硝酸鈉、濃硫酸、磷酸和高錳酸鉀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酶-超聲輔助提取柿單寧,與常規的溶劑提取法相比,本方法無需高溫,安全性好,耗時短,效率高。?(2)采用柿單寧作為還原劑,不需要添加其它的穩定劑、分散劑,具備原料來源廣泛、反應溫和、綠色環保等優點,制備得到的石墨烯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穩定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正業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正業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55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嵌入式雙系統的系統間通信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