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63123.6 | 申請日: | 2014-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30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經濟開發***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哮喘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哮喘是由多種細胞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在易感者中此種炎癥可引起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多在夜間和(或)凌晨發生,氣道對多種刺激因子反應性增高。但癥狀可自行或經治療緩解。近十余年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趨勢,全世界約有一億哮喘患者,已成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一種主要慢性疾病,我國哮喘的患病率約為1%,兒童可達3%,據測算全國約有1千萬以上哮喘患者。典型的哮喘,發作前有先兆癥狀如打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如不及時處理,可因支氣管阻塞加重而出現哮喘,嚴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藥物等治療后緩解,某些患者在緩解數小時后可再次發作,甚至導致哮喘持續狀態。
中醫學認為哮喘發作時邪盛于肺,但疾病的根源則與腎和脾有關,這是因為肺主氣而司呼吸,但氣的本在腎,腎虛則不能納氣,致使上下之氣交接失常,<<類證治裁>>所稱“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說明了“肺主氣,腎納氣,氣出于肺而根于腎”的肺腎之間的密切關系,對哮喘患者的辨證也可常見腎氣虛者。肺是“貯痰之器”,而脾是“生痰之源”,如果脾失健運,則聚液成痰,上阻于肺而引發哮喘,<<證治心得>>云:“肺為氣之主,而脾則肺之母也,脾肺有虧則氣化不足,不足則短促而喘。”脾腎中尤以腎氣的盛衰于哮喘的進退有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對支氣管哮喘的病因和發病機理的深入研究,認識到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并具有氣道高反應性的臨床特征,所以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認為單獨使用支氣管舒張藥物進行治療是不夠全面的,對于中、重度哮喘,僅僅靠規律地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如β2激動劑,甚至有害,因為β2激動劑無抗炎作用,單純對癥治療會掩蓋炎癥發展,使氣道高反應性加重,因而必須聯合應用抗炎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用藥繁瑣,治療周期長,且長期用抗生素、激素類藥物有很大副作用。
中醫治療哮喘的方劑繁多,各個方劑的針對性不同,而且中藥湯劑的煎煮和服用都十分不便,煎煮時間和服用不當會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一種既能夠有效治療哮喘癥狀,又能夠方便服用的藥物來解決患者痛苦。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從祖國醫學寶庫中,按照中醫組方理論,提取精華,重新組合,使其藥物特定針對哮喘癥狀起作用,發揮治療哮喘的功效,采用現代生物制藥手段,具有處方科學、制備方法簡單、加工成本低、療效顯著、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人參、牛膝、熟地黃、麥冬、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干姜、知母、貝母、膽南星、半夏曲、陳皮、海帶、桔梗、鳳仙花、核桃。
進一步的,一種治療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其原料組成成分還包括:昆布、裙帶菜。
進一步的,一種治療脾虛的藥物組合物,其原料重量組成成分為:人參1份~3份、牛膝2份~6份、熟地黃5份~10份、麥冬5份~10份、山茱萸3份~6份、枸杞子1份~3份、五味子1份~3份、干姜3份~6份、知母5份~10份、貝母5份~10份、膽南星5份~10份、半夏曲3份~6份、陳皮2份~5份、海帶1份~3份、桔梗10份~13份、鳳仙花11份~13份、核桃1份~3份、昆布1份~3份、裙帶菜1份~3份。
其中,上述中草藥成分的主要作用為: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心經;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黨參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能力,具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主治寒濕痿痹、肝脾腎虛,此藥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濕而除痹也必矣。蓋補肝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痛止;逐血氣,猶云能通氣滯血凝也。詳藥性,氣當作痹。傷熱火爛,血焦枯之病也,血行而活,痛自止矣;肝藏血,腎藏精,峻補肝腎,則血足而精滿,諸證自瘳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631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虛寒型肺痿病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針對痛經的中藥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