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水合水楊酸鋅在制備用于治療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57682.6 | 申請日: | 2014-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75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徐金華;柳昀熠;童玉華;范麗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60 | 分類號: | A61K31/6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合 水楊酸 制備 用于 治療 乳腺癌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二水合水楊酸鋅在制備用于治療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原本不是乳腺癌的高發國家,但由于現代女性長期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晚婚晚育、頻繁吃避孕藥以及久坐不動、缺少鍛煉等原因,近年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卻高出高發國家1-2個百分點,而且呈現年輕化的發病趨勢。由于乳腺癌細胞的高度侵潤性、轉移性和異質性,使其治療存在很大困難,另外,部分化療藥物長期使用也使得耐藥性問題愈加突出,因此尋求新型有效的抗乳腺癌藥物成為科研工作者和醫療工作者的關注重點。
眾所周知,炎癥和癌癥有密切關系,水楊酸及其衍生物作為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已經在各類炎癥治療中廣泛應用。在長期使用包含水楊酸和阿司匹林在內的NSAIDs腫瘤患者身上進行的腫瘤風險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這些藥物可以降低40-50%的大腸癌風險,同時可能抑制肺癌、胃癌等。
同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010581178.1)公開了水楊酸鈉作為外用制劑中促滲劑的用途,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510042434.9)公開了亞硝脲類抗癌藥物和亞硝脲類抗癌藥物增效劑作為抗癌體內植入劑治療癌癥。
乳腺癌作為一種高度異質性的癌癥,目前還沒有特異抑制乳腺癌轉移的藥物,其致病因素至今未研究清楚,目前普遍研究認為其誘病原因包括物理、化學等各種因素導致乳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特別是周期調控失控和腫瘤抑制子失活或表達受阻。
水楊酸鋅是由水楊酸鈉與硫酸鋅在水中加熱反應制取的產物,其二水鹽也稱二水合水楊酸鋅呈無色針狀結晶,加熱至150℃時變為無水鹽,溶于水、乙醇,現有技術中未見其應用領域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二水合水楊酸鋅在制備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藥物中的應用。其中二水合水楊酸鋅的分子結構式為(Ⅰ)所示。
優選的,所述二水合水楊酸鋅的給藥劑量為離體25-200μM,在體為20-50mg/kg。
優選的,所述二水合水楊酸鋅制成的藥物類型為注射劑、粉針劑、口服劑、口含片、噴霧劑、膠囊、栓劑等。
優選的,所述二水合水楊酸鋅與其他藥物配合制成治療乳腺癌復方藥物。
優選的,所述的二水合水楊酸鋅單獨制成治療乳腺癌藥物。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對二水合水楊酸鋅發掘了新的醫療用途,開拓了一個新的應用領域。
2.本發明的二水合水楊酸鋅可以人工合成,合成的二水合水楊酸鋅純度可達99%以上,能夠保證工業化生產。
3.本發明的二水合水楊酸鋅配置成的藥物可為多種劑型,如:注射劑、粉針劑、口服劑、口含片、噴霧劑、膠囊、栓劑等。
附圖說明
圖1為二水合水楊酸鋅對MCF-7、T47D、MDA-MB-231和BT-20細胞的增殖抑制檢測示意圖。
圖2為二水合水楊酸鋅對MCF-7、T47D、MDA-MB-231和BT-20細胞凋亡的影響。
圖3為二水合水楊酸鋅對MDA-MB-231和BT-20細胞遷移的影響結果分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二水合水楊酸鋅對MCF-7、T47D、MDA-MB-231和BT-20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較。
1.實驗材料
1.1細胞株
人乳腺癌細胞株MCF-7、T47D、MDA-MB-231和BT-20購自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hina?Center?for?Type?Culture?Collection,CCTCC)。
1.2藥品及試劑
2.實驗方法:
2.1細胞培養
人乳腺癌MCF-7、T47D、MDA-MB-231和BT-20細胞株MCF-7、T47D、MDA-MB-231和BT-20用含有10%FBS、青霉素100μg/ml、鏈霉素100μg/ml的高糖DMEM培養液于37℃,CO2體積分數為5%的細胞培養箱內培養。
2.2MTS法檢測不同濃度藥物對MCF-7、T47D、MDA-MB-231和BT-20細胞生長抑制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漢大學,未經江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76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