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施蠶豆特早熟高效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55501.6 | 申請日: | 2014-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37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春芳;夏禮如;劉水東;卞曉春;曹云英;林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施 蠶豆 早熟 高效 栽培 方法 | ||
1.一種設施蠶豆特早熟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下列步驟:
(1)浸種:將種子放至缸的1/2后,往缸內注水浸泡,讓缸內的水少量溢出,浸泡3-10小時后,撈出種子再用多菌靈懸浮劑溶液拌種;
(2)芽苗培育:將種子播入裝有蠶豆育苗基質的50孔穴盤內,1粒1穴,再加蓋基質直至看不到穴盤的邊框,滴灌均勻噴水至濕潤,棚內溫度保持20~30℃,早、晚各噴一次水;7-12天后,當植株幼莖達6-8cm,且淡綠色,柔軟,起苗裝入周轉框,每框1500株;
(3)人工春化處理芽苗:將裝有芽苗的周轉框置于可調控溫濕度的人工氣候室進行春化處理,溫度控制在0-15℃間,放置5-25天,進行人工春化處理;
(4)膜下滴灌移栽:將春化后的蠶豆芽苗移栽于已準備好的6米、8米單體鋼架大棚及連棟鋼架大棚內,按畝密度1500-2500株,寬窄行130×80cm移栽,穴距22-26cm;移栽時間對應采莢時間為:
8月底至9月上旬移栽的蠶豆芽苗,畝密度1500株,元旦開始鮮莢采收;
9月中旬至10月初移栽的蠶豆芽苗,畝密度2000株,春節開始鮮莢采收;
10月中下旬移栽的蠶豆芽苗,畝密度2000株,3月底4月初開始錢莢采收;
(5)架遮陽網:針對8月底9月初移栽的苗,如溫度高于30℃,在移栽后鋼架棚上架遮陽網遮陰,上午8點蓋上,下午4點揭開,早/晚滴灌一次水分。
(6)架一層薄膜:10月下旬架一層農用薄膜?這時最高氣溫低于15℃,白天四邊通風,晚上兩邊通風口放下,保持兩頭棚門通風;
(7)架二層薄膜:12月中下旬架內棚膜,內棚膜的作用主要是夜間保溫作用,保花和小莢不受凍害,早上8點后將內棚膜揭開,下午16點蓋好;
(8)棚內溫濕調控:?
溫度調控:溫度調控跟物候期相關,苗期分枝期適宜溫度為12-15℃,現蕾開花期溫度適宜在15-18℃,開花結莢期溫度適宜在18-25℃;
高溫段調控極限高溫30?℃以下:
8月底—9月上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移栽:采取滴灌、遮蓋遮陽網、通風及延遲鋪地膜措施進行降溫管理;10月中下旬后移栽:膜下滴灌移栽,通風即可;
低溫段調控極限低溫0℃以上;
濕度調控:跟24節氣相關,濕度調控管理關鍵:與設施蠶豆生長期相關的節氣為立秋—霜降:針對8月底至9月15日移栽的蠶豆,7-10天滴灌一次;霜降—立春:無需滴灌;立春—立夏:2月底至3月底10-15天滴灌一次,3月底后7-10天滴灌一次,保持土壤濕潤,總體棚內相對濕度為60%-80%;
(9)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蠶豆芽苗移栽后,滴灌2-3次緩苗水;現蕾開花后開始滴灌施肥,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結莢期每隔7~l0天滴灌一次水,小水勤灌,保持濕潤,結莢期還結合防病噴施0.5-1%氮肥及硼、鋅、鉀微量元素;
打頂整枝:下部始花發黑,抽出黑色部分看到小莢約1公分時摘除頂心;整除無頭枝、空枝及多余枝,每株保持有效分枝數10-15個;
棚膜管理:根據溫度控制范圍,氣溫最高溫度﹤10?℃,二層棚膜只需把兩頭打開最大通風口;氣溫最高溫度﹥10℃,除通兩頭外,增加兩邊通風;自3月中旬起,日平均溫度穩定超過10℃,除去二層棚膜,同時一層膜全天開啟通風;當棚內氣溫超過30℃或達到里外持平程度,須增開裙膜和夜間全開啟通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550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升食用型甘薯塊根品質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界首市梧桐樹育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