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55196.0 | 申請日: | 2014-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5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孟秋峰;王毓洪;汪炳良;任錫亮;周紅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盧新 |
| 地址: | 31504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春莖瘤芥 雜交種 選育 方法 | ||
1.一種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桐農1號胞質雄性不育系09-05A為母本,以余姚縮頭種自交系09-07為父本進行雜交制種,育成春莖瘤芥新品種甬榨5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姚縮頭種自交系09-07是綜合性狀優良的地方品種余姚縮頭種通過自交純化獲得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桐農1號胞質雄性不育系09-05A的轉育途徑為:以細胞質雄性不育源為母本與桐農1號雜交獲得F1代,再以桐農1號為輪回親本進行連續回交轉育獲得胞質雄性不育系09-05A。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桐農1號胞質雄性不育系09-05A轉育途徑中使用的細胞質雄性不育源為OuxinA細胞質雄性不育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桐農1號胞質雄性不育系09-05A為母本,余姚縮頭種自交系09-07為父本;
(2)所述父本于11月上旬露地播種,為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所述母本較所述父本提前10天播種;
(3)翌年1月上旬定植,父母本按1∶3種植,行株距33cm×33cm;
(4)在父母本行中間開一條淺溝和/或父本行地膜覆蓋栽培,抬高父本行25cm;
(5)施足基肥,每畝施氮磷鉀15-15-15的俄羅斯復合肥60kg、富力硼1.5kg;
(6)確保周圍2000m內無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在制種田噴施濃度為2%-5%的魚腥水,7天一次,直到花期結束,生長期根據葉形、葉色除雜5~6次;
(7)抽薹時,母本在現蕾和抽薹時噴3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一個月內噴施三次,10天一次;如果采用網紗棚制種,父本初花期,應放蜂授粉;在父本開花結束后,對母本進行打頂摘心處理,并在父本植株基部將其割斷,以改善制種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花期每畝用0.2%的富力硼水溶液和0.3%的KH2PO4,10天噴施一次,均勻噴施3次,使種莢飽滿,提高種子產量;
(8)5月下旬,為防止制種田父、母本種株上的種子發生機械混雜,在父本花期末拔除父本行;6月上旬種莢八成熟時收割,獲得莖瘤芥甬榨5號種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具體為以下三種中的一種:
I.在父母本行中間開一條淺溝,所述淺溝的深度為15cm,在兩條淺溝之間起高度為25cm的壟種植父本,抬高父本行25cm;
II.在定植前,在父本的種植行上覆蓋地膜,在地膜上設置種植孔,在其中種植父本;
III.在父母本行中間開一條淺溝,所述淺溝的深度為10cm,在兩條淺溝之間起高度為15cm的壟種植父本;在定植前,在種植父本的壟上覆蓋地膜,在地膜上設置種植孔,在其中種植所述父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魚腥水的制備方法為:取海產品海蜓,曬干后磨成粉末,取質量比為2-5:100的所述粉末和水混合,配置成濃度為2%-5%的魚腥水。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春莖瘤芥雜交種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之后還包括雜交種的栽培與收獲,其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A)收獲的春莖瘤芥甬榨5號種子適期播種,在10月5日播種,最遲不超過10月20日;苗床地選擇:根據將來榨菜大田栽培區域,就地育苗,苗床地要求前幾年未栽培十字花科植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兩便,通風光照良好;如果采用大棚育苗,則確保正常而整齊出苗,需在播種前7天漫灌3天,然后整地做苗床;苗床地必須整細,播種后用一遍凈噴畦面一次,然后采用22目防蟲網嚴密覆蓋,定植前5~7天揭去防蟲網,并用一遍凈噴2次,分別在揭去當天噴1次,定植前一天噴1次;
(B)推薦采用穴盤育苗,采用128穴育苗盤育苗,并使用配套播種機播種;將稱量的種子放入50-55℃溫水中浸泡15分鐘涼干,催芽溫度控制在28-30℃,在種子總量的60-70%露白時立即播種;嚴格按照定植時間制定育苗生產計劃,確定播種時間,成苗標準及苗齡,播種至供苗27天,3葉1心,株高9-11厘米,莖粗0.4-0.6厘米;
出苗前白天保持25-32℃,夜間保持13-20℃,生長期白天保持28-34℃,夜間14-15℃,煉苗期提前5-7天保持白天25-30℃,夜間12-20℃,從生長期至煉苗期的過渡階段逐步降溫;掌握多見光為原則,當光照強度超過6萬LUX時,遮陽;如秋冬智能化育苗若遇到長期連續陰雨天氣,需要采用電加熱人工補光措施;
(C)栽培密度以行距25cm、株距20cm為宜,根據土壤肥力進行調整,肥力高的田塊種植稀些,肥力低的田塊種植密些;
(D)需肥水量大,施足底肥,選擇土地排灌條件好,土壤肥沃疏松,在前作收獲后深翻30厘米,結合整地每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氮磷鉀15-15-15俄羅斯復合肥40公斤,移栽后第一次施定根肥,畝用過磷酸鈣肥25公斤,加碳酸氫銨20公斤加水600公斤進行澆施;第二次在12月下旬,畝用尿素5公斤、氯化鉀5公斤,對水750公斤進行澆施;第三次在1月下旬,畝用復合肥50公斤;第4次在2月下旬重施瘤莖膨大肥,畝用尿素30公斤進行澆施;注意清溝排水,保持田間濕潤,少雨時防干旱,多雨時防積水,做好三溝配套;
(E)做好蚜蟲、菜青蟲、小猿葉蟲、蝸牛、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病蟲的防治;
(F)適時收獲,于翌年清明節前后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51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互感器光纖熔接盒
- 下一篇:挖掘機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