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制動系統、制動方法及具有該制動系統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55166.X | 申請日: | 2014-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4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拉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7/12 | 分類號: | B60T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 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銘 |
| 地址: | 2012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制動 系統 方法 具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制動系統,包括:測距單元,測量前方車輛、行人或障礙物的距離;測速單元,測量車輛的行駛速度;控制單元,接收測距單元及測速單元發來的距離及行駛速度信息,及輸出一制動指令;制動單元,根據制動指令對車輛執行制動操作;還包括:雨量傳感器,根據雨量向控制單元發送一包含雨量大小的信號;控制單元根據雨量大小確定當前地面摩擦系數μ,并根據距離、摩擦系數μ確定安全車速;控制單元比較安全車速與行駛速度,當安全車速小于所述行駛速度時,控制單元發送制動指令至制動單元;當安全車速大于行駛速度時,車輛繼續行駛。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根據不同路況確定安全車速,自動剎車更有針對性,安全性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制動系統、制動方法及具有該制動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加入有車行列,交通事故也已成為“世界第一害”,而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約占世界汽車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占世界的16%。2009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7759人死亡、27.5萬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9.1億元;2010年和2011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數分別是65225和62387人,已經連續十余年居世界第一。據統計,交通事故中1/2是因車速過快造成的,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車速過快導致行人被撞傷亡。
現有的汽車行人被動檢測防撞裝置只是給予駕駛員提供報警,但因為人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或者此時駕駛員在做其他事情來不及剎車,車禍就隨之發生。另外一種汽車主動檢測防撞裝置是設定一個固定的安全距離,但其中利用的安全距離因為缺乏理論計算依據,并不準確。現實中安全距離與車速以及汽車與地面的摩擦系數都有一定的關系,并非恒定值。則在汽車主動檢測防撞裝置中使用的理論安全距離與實際安全距離誤差較大。
因此,需要一種可根據不同路況來確定安全距離的新型車輛制動系統,提高計算的安全距離的精度及行車安全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制動系統、制動方法及具有該制動系統的車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制動系統,包括:測距單元,用于測量前方車輛、行人或障礙物的距離;測速單元,用于測量車輛的行駛速度;控制單元,接收所述測距單元及測速單元發來的所述距離及行駛速度信息,及輸出一制動指令;制動單元,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對車輛執行制動操作;還包括:雨量傳感器,根據采集的雨量向所述控制單元發送一包含雨量大小的信號;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信號中雨量大小對應的地面摩擦系數μ確定當前地面摩擦系數μ,并根據所述距離、摩擦系數通過動能定理確定安全車速;所述控制單元比較所述安全車速與所述行駛速度,當所述安全車速小于所述行駛速度時,所述控制單元發送所述制動指令至所述制動單元。
優選地,所述測距單元包括紅外傳感器,檢測行人輻射的紅外線。
優選地,所述測距單元還包括菲涅爾透鏡,聚焦行人輻射的紅外線至所述紅外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車輛制動系統還包括:信號處理單元,設于所述測距單元和/或測速單元與控制單元間,對承載所述距離和/或行駛速度及雨量的信號放大和/或濾波及A/D轉換。
優選地,所述車輛制動系統還包括:顯示單元,顯示所述距離和/或行駛速度。
優選地,所述制動單元包括:自動剎車電路,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制動車輛。
優選地,所述自動剎車電路包括:激光場效應管及剎車模塊,所述激光場效應管根據所述制動指令導通或斷開,控制所述剎車模塊制動與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拉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海拉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51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