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電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54419.1 | 申請日: | 2014-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89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程鳳鳴;王勤初;姚艷霞;劉玲君;劉海燕;孫艷;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06 | 分類號: | G07F15/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623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電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電管理領域,具體是一種智能電表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用戶的電表一般都安裝在室內,抄表人員必須到每家每戶抄寫用量,效率低、勞動強度大,還可能因人為失誤抄錯數據,所抄數據由抄表人員帶回相關部門匯總處理,再通知用戶到指定地點繳費,各用戶作息時間不同,使抄表人員常常走空路,多次上門都無法完成抄表工作,影響整體抄表收費工作的正常進度,難以做到實時監控、及時發現異常并快速排查故障,智能電表可以減小抄表收費的壓力。
現有技術中,智能電表裝置主要有遠傳式智能電表裝置和IC卡預付費式智能電表裝置。遠傳式智能電表裝置帶有遠傳通信接口,中國專利(201210042859.X)公開了一種電表自動抄表方法,包括用戶端和管理端,用戶端包括電表、采集器、數據處理器和無線電發射模塊,電表數據處理器通過本身帶有的用久磁鐵和霍爾元件產生的電脈沖信號送給采集器,采集器經過無線電發射模塊將信號傳給數據處理器,電表自動抄表可通過通信接口讀取電表讀數,但不能在表端充值、實現表端預付費功能。
IC卡預付費式智能電表裝置在燃氣表中內置IC卡座,必須采用IC卡為載體,傳統IC卡電表主要由電表基座、機械刻度表盤、采樣機構、單片機、IC卡接口、液晶模塊和球形閥部分組成,其中,采樣機構用于采集電流量信號,并將電流量信號傳遞給機械刻度表盤,機械刻度表盤指示總用電量的同時將流量信號轉化為電脈沖信號,傳送至單片機,單片機一方面利用IC卡接口與用戶IC卡交互操作,并依照預存電量,驅動直流電機控制球形閥的開關。中國專利(CN1484004A)公開了一種IC卡電表,包括電表、IC卡、IC卡座、帶有固話程序的微處理器、存儲器、IC卡讀寫裝置、顯示裝置和控制電路,IC卡電表運行時,用戶可隨時使用自己的IC卡消費,并能將消費量及時從卡內扣除,實現預付費功能,但不能實現遠程抄表、遠程充值預付費等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進行遠程自動抄表和遠程充值,進行預付費功能的智能電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電表裝置,包括計算機控制管理裝置、集中器和智能電表,所述計算機控制管理裝置通過集中器連接智能電表,所述智能電表包括電表基表和用于讀取電表基表數據的采樣單元,所述采樣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有專用控制芯片U1,專用控制芯片U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有紅外通信模塊、時鐘模塊、液晶顯示模塊、通訊模塊和供電裝置,所述通信模塊連接集中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專用控制芯片U1的1腳分別連接二極管D1、電容C3、電容和C4和專用控制芯片U1的64腳,專用控制芯片U1的52腳分別連接振蕩器Y2和電容C13,專用控制芯片U1的53腳分別連接振蕩器Y2另一端和電容C12,電容C13另一端連接電容C12另一端,專用控制芯片U1的7腳分別連接電容C7和電容C8,專用控制芯片U1的8腳通過振蕩器Y1連接專用控制芯片U1的9腳,專用控制芯片U1的49腳連接電阻R22,專用控制芯片U1的48腳分別連接排阻R20和排阻R21,專用控制芯片U1的58腳分別連接復位芯片U3的OUT端口、復位芯片U3的VDD端口和排阻R6。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計算機控制管理裝置通過3F網絡、GPRS網絡或互聯網與集中器相連。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專用控制芯片U1的型號為MSP430F247。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時鐘模塊包括型號為8563T的時鐘芯片U2,時鐘芯片U2的1腳通過振蕩器Y3連接時鐘芯片U2的2腳,時鐘芯片U2的5腳分別連接排阻R17和專用控制芯片U1的4腳,時鐘芯片U2的6腳分別連接排阻R16和專用控制芯片U1的3腳,時鐘芯片U2的8腳分別連接電容C14、排阻R16另一端和排阻R17另一端。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紅外通信模塊包括紅外發送電路和紅外接收電路,紅外發送電路中紅外發射管DS1通過電阻R28連接三極管Q3的發射極,三極管Q3的基極通過電阻R29連接專用控制芯片U1的34腳,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30連接專用控制芯片U1的37腳,三極管Q2的集電極接地,紅外接收電路中紅外接收頭B1的1腳分別連接電阻R3和電阻R31,電阻R31另一端連接專用控制芯片U1的33腳,紅外接收頭B1的2腳接地,紅外接收頭B1的3腳分別連接電容C11和三極管Q4的集電極,三極管Q4的基極通過電阻R5連接專用控制芯片U1的31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未經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漯河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44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