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及其產品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54200.1 | 申請日: | 2014-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5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新春;王彥子;劉有貴;常俊杰;張德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龍煜精密銅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7/16 | 分類號: | B21C37/16;B21D41/02;B21D41/04;B21D22/16;B21D15/06;B21D37/00;B21D37/10;F16L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02247***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紋管 生產工藝 及其 產品 | ||
1.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對銅管兩端擴徑加工:選取設計所需長度的待加工圓筒形狀的銅管,將銅管兩端分別固定,固定時在銅管的兩端各預留出一段待加工擴徑段,然后用芯棒分別從銅管兩端沿軸向由外向內推入銅管內部,將銅管兩端的待加工擴徑段內徑分別擴張,形成兩端變粗的粗加工擴徑段,在所述的粗加工擴徑段靠內側一端分別形成過渡錐面;
2)對銅管兩端縮徑加工:將銅管兩端的粗加工擴徑段分別固定,在所述粗加工擴徑段的兩端各預留出一段待加工縮徑段,采用縮徑模具分別從銅管兩端沿軸向由外向內壓縮銅管,所述的兩個待加工縮徑段加工后分別形成管端,所述的兩個粗加工擴徑段在加工管端后剩余的部分形成待加工波紋段,在所述的管端與對應的待加工波紋段之間分別形成過渡錐面;
3)對銅管進行波紋旋壓:在所述的待加工波紋段上,用旋壓設備分別進行往復旋壓,加工后的待加工波紋段形成主管;
4)對加工后的整根銅管進行高溫退火處理,得到變徑波紋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是由主桿(10)和沖頭(11)構成,所述主桿(10)和沖頭(11)均為圓柱體結構,所述沖頭(11)固定在主桿(10)的前端,所述沖頭(11)的直徑大于主桿(10)直徑,在沖頭(11)的前端還設有錐面(1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縮徑模具是由縮徑端頭(13)和導向套筒(14)構成,在所述導向套筒(14)內設有一個圓筒狀的引導腔(15)和一個用于連接縮徑端頭(13)的連接腔(16),所述縮徑端頭(13)卡接在導向套筒(14)內,在縮徑端頭(13)內設有縮徑腔(17),所述縮徑腔(17)的前段為錐形結構,在所述縮徑腔(17)的前端設有開口,縮徑腔(17)的后段為圓筒形狀并與所述引導腔(15)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桿(10)的后端設有用于連接驅動裝置的連接頭(18)。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縮徑腔(17)后段圓筒形狀的內徑小于所述引導腔(15)的內徑。
6.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的產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管端(1)、第一主管(2)、中段管(3)、第二主管(4)和第二管端(5);所述第一管端(1)與第一主管(2)連接,所述第一主管(2)通過中段管(3)與第二主管(4)連接,所述第二主管(4)與第二管端(5)連接;在所述第一主管(2)和第二主管(4)的中段外壁上分別設有由內凹的軸向螺旋波紋構成的肋結構;所述第一主管(2)與第一管端(1)之間設有第一過渡錐面(6),在第一主管(2)與中段管(3)之間設有第二過渡錐面(7),在第二主管(4)與中段管(3)之間設有第三過渡錐面(8),在第二主管(4)與第二管端(5)之間設有第四過渡錐面(9)。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端(1)、第一主管(2)、中段管(3)、第二主管(4)和第二管端(5)的內徑均相等。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渡錐面(6)、第二過渡錐面(7)、第三過渡錐面(8)和第四過渡錐面(9)的截面的兩側邊為直線。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渡錐面(6)、第二過渡錐面(7)、第三過渡錐面(8)和第四過渡錐面(9)的截面的兩側邊為圓弧形結構。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徑波紋管生產工藝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端(1)的長度小于第一主管(2)長度的1/2,第二管端(5)的長度小于第二主管(4)長度的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龍煜精密銅管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龍煜精密銅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42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