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級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53577.5 | 申請日: | 2014-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2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小輝 |
| 主分類號: | H01G11/08 | 分類號: | H01G11/08;H02J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級 電池 | ||
1.超級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充電裝置和超級電容(41)兩部分。充電裝置包括高壓氣體密封裝置的儲氣罐、阻件(31)、磁鐵(40)、扣件。高壓氣體密封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部的壓氣機和設置在機架下部的儲氣罐。
所述的壓氣機包括內殼和外殼(9);所述的內殼包括上壓板(7)和側板(8),所述的側板(8)的頂部固定在上壓板(7)上與上壓板(7)形成主氣室(26),并且相對的兩個側板(8)外壁的距離小于上壓板(7)的寬度。所述的上壓板(7)上開有與主氣室(26)相通的第一進氣口(25),所述的第一進氣口(25)處設置第一進氣口蓋(21);所述的外殼(9)頂部開口,其底部設置與內殼的側板(8)相對應的側板槽(10),所述的側板(8)可在側板槽(10)內上下運動。所述的外殼(9)的底部還開有第一出氣口(23),外殼(9)的上部開有第二進氣口(310);所述的內殼設置在外殼(9)內,上壓板(7)的側面與外殼(9)的內壁相貼合,所述的側板(8)、上壓板(7)和外殼(9)形成副氣室(27)。
所述的儲氣罐包括罐體(11)。所述的罐體(11)底部開有第二出氣口(12),并且罐體(11)底部貼著內壁設置有金屬薄板(29),罐體(11)的下方設置用于控制第二出氣口(12)開合的第二出氣口閉合件(13),罐體(11)的頂部開有與第一出氣口(23)相通的第三進氣口(24),所述的第三進氣口(24)處設置第三進氣口蓋(18)。罐體(11)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阻件(31)。罐體(11)的左右兩側同時還設置固定桿(39),固定桿(39)位于阻件(31)的上方。罐體(11)通過固定桿(39)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扣件包括翅件(32)、圓筒體(33)、三葉渦輪(34)、渦軸(35)、線圈(37)。所述的翅件(32)與圓筒體(33)固定相連。圓筒體(33)的形狀呈圓柱狀,其內設置三葉渦輪(34)、渦軸(35)。三葉渦輪(34)與渦軸(35)固定相連,渦軸(35)的末端與線圈(37)相連。三葉渦輪(34)可以帶動渦軸(35)旋轉,渦軸(35)可帶動旋轉線圈(37)。圓筒體(33)的兩端開口,線圈(37)設置在圓筒體(33)的其中一出口處。所述的磁鐵(40)亦設置在圓筒體(33)的出口處。磁鐵(40)圍繞著線圈(37),以便線圈(37)旋轉時可以切割磁感應線。線圈(37)的形狀類似于“U”形,其兩個端點分別與超級電容(41)的正負極相連。
所述的機架上部設置用于驅動上壓板(7)上下運動的第一驅動裝置和用于驅動第一進氣口蓋(21)上下運動的第二驅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氣體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進氣口(24)處設置進氣口蓋托(19),進氣口蓋托(19)的一側開有與罐體(11)相通的進氣孔(20),所述的第三進氣口蓋(18)處設置在進氣口蓋托(19)內,且進氣口蓋托(19)的上部設置有與第三進氣口蓋(18)相配合的第一凹槽(17)。所述的第一進氣口蓋(21)的底端設置驅動第三進氣口蓋(18)上下運動的第三驅動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壓氣體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二驅動裝置在機架上左右運動的第四驅動裝置。所述的第三驅動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一進氣口蓋(21)的底端的第三上傳力桿(301)、設置在第三上傳力桿(301)上的第三上齒條(302)、第三齒輪(303)、底端設置在第三進氣口蓋(18)頂部的第三下傳力桿(305)和設置在第三下傳力桿(305)上的第三下齒條(304);所述的第三上齒條(302)和第三下齒條(304)分別位于第三齒輪(303)的左右兩側并且均可與第三齒輪(303)相嚙合。所述的第三齒輪(303)轉動設置在位于第三進氣口(24)內的轉軸(36)上,轉軸(36)的兩端設置在罐體(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壓氣體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部還設置用于驅動壓氣機上下運動的第五驅動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高壓氣體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體(11)頂部設置第二凹槽(28),所述的第一出氣口(23)的底端設置在第二凹槽(28)內;第一出氣口(23)的底端上設置若干個用于加熱第一出氣口(23)的底端的熱得快(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小輝,未經陳小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357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次級線圈接線片的微電弧點焊工藝
- 下一篇:微型互感器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