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環(huán)筋制動鼓的鑄造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52743.X | 申請日: | 2014-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8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呂繼賢;蒲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2 | 分類號: | B22C9/22;B22C9/04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曹少華 |
| 地址: | 261307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動 鑄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鑄造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環(huán)筋制動鼓的鑄造工藝。
背景技術
制動系統(tǒng)是汽車的重要組成系統(tǒng)之一,目前,在載重汽車領域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整體鑄造鼓式制動器。現(xiàn)有技術中,典型的鼓式制動器包括制動鼓和制動蹄片組成,制動蹄片能夠與制動鼓的內側面接觸。制動鼓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處于轉動狀態(tài),當需要剎車時,制動蹄片在制動力的作用下緊壓于制動鼓上,利用與制動鼓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使行駛的汽車減速或停車,以保證行車安全。當汽車重載、高速行駛時,尤其是在下長坡或陡坡時,由于需要較大的制動力以及連續(xù)多次的制動以保證汽車處于可控狀態(tài),使得制動鼓內壁溫度急劇升高,制動鼓的內外溫差加大,導致構成制動鼓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急劇下降。由于傳統(tǒng)的制動鼓材質為灰鑄鐵,灰鑄鐵具有強度低脆性大是灰口鑄鐵的典型特性,為了減少這些特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制動鼓的壁厚必須做得很厚以保證制動鼓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但是制動鼓的壁厚越大,制動鼓制動時的內外溫差越大,溫差加大引起的溫差應力加上材料的高溫力學性能惡化,常導致制動鼓內壁由縱向微裂發(fā)展為龜裂,以致最后制動鼓開裂。因此,傳統(tǒng)的整體鑄造的制動鼓使用壽命比較短。
為了延長制動鼓的使用壽命,各生產(chǎn)廠家也不斷做出改進,其中效果比較理想的是在制動鼓的外表面一體制作環(huán)形的加強筋,但是這就給制動鼓的制造工藝帶來很多麻煩,例如,中國發(fā)明專利CN103192034A公開了一種車用帶有防開裂環(huán)形加強筋的制動鼓一體成型鑄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①使用水平分型鑄造工藝,將與加強筋形狀相匹配的帶有倒鉤的環(huán)形芯子置于上下水平分型的型箱中,確保環(huán)形芯子與型箱的型腔同軸線,造型、下芯、合箱并制造,然后將型箱置于靜壓鑄造流水線、震動壓實造型機、震動壓實造型流水線或者水平脫箱造型線上進行澆注;②開模,將環(huán)形芯子與成型的制動鼓一并取出,最后將環(huán)形芯子取下,得到制動鼓成品,通過本鑄造工藝雖然能夠實現(xiàn)制動鼓的單金屬一體鑄造成型,但是工藝流程相對復雜,制造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huán)筋制動鼓的鑄造工藝,以解決傳統(tǒng)鑄造工藝復雜、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環(huán)筋制動鼓的鑄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選定分型面,將制動鼓上最下一條水平環(huán)筋的下邊緣作為分型面;
b、制作上模砂型,首先分別制作上模模型和環(huán)形的泡沫模型,所述上模模型與制動鼓除環(huán)筋外的外部輪廓相適配,所述泡沫模型與所述環(huán)筋的外輪廓相適配,將所述泡沫模型套裝于所述上模模型上,然后使用上砂箱造型,定型后抽出上模模型,將泡沫模型留著所述上砂箱中,形成上模砂型;
c、制作下模砂型,首先制作下模模型,所述下模模型具有與制動鼓的內輪廓相適配的下模模腔,然后使用下砂箱造型,定型后抽去所述下模模型,形成下模砂型;
d、合模澆鑄,將所述上模砂型與下模砂型合在一起,形成澆鑄空腔,然后澆鑄。
作為一種改進,在步驟b中,確保所述泡沫模型與上模模型同軸線且所述泡沫模型的底面與分型面平齊。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在步驟b中,所述泡沫模型的內圈斜面與上模模型的外圓斜面間隙配合。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選定了水平的分型面,并且采用了一個便于造型且澆鑄時熔融的泡沫模型,簡化了鑄造工藝,降低了翻砂成本,澆鑄后制得的制動鼓坯的質量高、加工量小,大大降低了制動鼓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模模型和泡沫模型組合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合模狀態(tài)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環(huán)筋制動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型面,2、上模模型,3、泡沫模型,4、上模砂型,5、下模砂型,6、澆鑄空腔,7、環(huán)筋。
具體實施方式
制動鼓經(jīng)過不斷改進,如圖3所示,沿制動鼓的軸向,在制動鼓外表面靠近制動鼓下端位置設置有若干條水平布置的環(huán)筋7,環(huán)筋7的結構形狀有三角型、梯形、矩形或其它結構,這些環(huán)筋大大提高了制動鼓的強度,發(fā)明人就這種制動鼓的制造工藝做了深入研究。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環(huán)筋制動鼓的鑄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東浩信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527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