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銅夾鈕自動穿線腳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47665.4 | 申請日: | 2014-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37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閆連波;甘紅星;黃科研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聯(lián)星服裝輔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H37/08 | 分類號: | A41H3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劉海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銅夾鈕 自動 穿線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紐扣加工機械,特別是一種銅夾鈕自動穿線腳設備。
背景技術
????紐扣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服裝輔料,幾乎每件衣服上都會用到,紐扣根據(jù)設計不同分為很多種,如塑膠紐扣、皮紐扣、金屬紐扣等等,銅夾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金屬紐扣,其通常包括扣面和線腳兩部分,線腳通常呈“U”形,其兩個腳分別插裝在扣面內,再將其向兩側分開,卡住扣面,從而完成安裝,傳統(tǒng)技術中在扣面上安裝線腳時,都是采用人工將線腳安裝在扣面上,然后再手動通過手輪機將其沖壓固定在扣面上,其加工效率低下,速度慢,而且浪費人工成本。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提到的現(xiàn)有技術中的銅夾鈕采用手工組裝加工的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的銅夾鈕自動穿線腳設備,其通過振盤、沖壓氣缸等裝置,自動的將銅夾鈕的線腳安裝在扣面上。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銅夾鈕自動穿線腳設備,該設備包括機箱、電控箱、工作平臺、紐扣振盤、線腳振盤、轉盤、紐扣上料裝置、紐扣方向調整裝置、線腳上料裝置、壓合裝置和退料裝置,電控箱安裝在機箱上,工作平臺安裝在機箱上方,轉盤安裝在工作平臺上,驅動裝置驅動轉盤轉動,轉盤周圍安裝有一個以上治具,紐扣上料裝置、紐扣方向調整裝置、線腳上料裝置、壓合裝置和退料裝置分別以轉盤的轉動方向為方向一次圍繞著轉盤安裝在工作平臺上,紐扣上料裝置對應于紐扣振盤出口處設置,線腳上料裝置對應于線腳振盤出口處設置。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進一步還包括:
所述的線腳上料裝置后方安裝有線腳檢測裝置。
所述的腳檢測裝置包括檢測立柱、檢測下壓氣缸、檢測橫移氣缸和檢測頭,檢測立柱固定安裝在工作平臺上,檢測下壓氣缸安裝在檢測立柱上,檢測橫移氣缸固定安裝在檢測下壓氣缸上,檢測頭安裝在檢測橫移氣缸上。
所述的紐扣上料裝置包括紐扣滑槽、紐扣推進氣缸和紐扣下壓氣缸,紐扣滑槽與紐扣振盤的出口相連接,紐扣推進氣缸設置在紐扣滑槽上方,紐扣下壓氣缸固定安裝在紐扣推進氣缸的氣桿上,紐扣下壓氣缸對應設置在治具上方。
所述的紐扣方向調整裝置包括紐扣旋轉立柱、旋轉下壓氣缸、紐扣旋轉氣缸、旋轉連接桿和旋轉頭,紐扣旋轉立柱固定安裝在工作平臺上,旋轉下壓氣缸固定安裝在紐扣旋轉立柱頂部,紐扣旋轉氣缸固定安裝在旋轉下壓氣缸的氣桿上,旋轉連接桿安裝在紐扣旋轉氣缸上,旋轉連接桿前端固定安裝有旋轉頭,旋轉頭設置在治具上方,旋轉頭呈扁平狀。
所述的線腳上料裝置包括線腳振盤、線腳輸送帶、線腳滑道和線腳上料氣缸,線腳輸送帶前端對應于線腳振盤的出口處設置,線腳輸送帶的尾端對應于線腳滑道設置,線腳輸送帶呈立式片狀,線腳滑道安裝在線腳上料氣缸上,線腳滑道對應安裝在治具上方。
所述的壓合裝置包括壓合立柱、壓合模具、伸縮桿和壓合沖頭,壓合立柱安裝在工作平臺上,壓合沖頭固定安裝在壓合立柱上,壓合沖頭對應于治具上方設置,壓合沖頭上設有與線腳形狀相吻合的凹槽,壓合模具設置在治具下方,壓合模具固定安裝在伸縮桿上,壓合模具頂部為尖角模具,尖角模具橫截面呈三角形,在工作平臺下方固定安裝有主驅動電機,主驅動電機通過皮帶驅動主驅動軸轉動,主驅動軸上固定安裝偏心輪,通過偏心輪推動伸縮桿上下運動,在主驅動軸上還固定安裝有第二偏心輪,通過第二偏心輪推動壓合立柱上下運動,由壓合立柱帶動壓合沖頭上下運動,完成線腳與紐扣的壓合。
所述的在壓合立柱頂部安裝有調節(jié)手輪,通過調節(jié)手輪調整壓合沖頭的高低。
所述的退料裝置退料立柱、退料氣缸和退料刮板,退料立柱固定安裝在工作平臺上,退料氣缸固定安裝在退料立柱上,退料刮板固定安裝在退料氣缸上。
所述的工作平臺上對應于線腳檢測裝置和退料裝置處分別開設有下落孔,對應于線腳檢測裝置處的下落孔處連接有廢料出料口,對應于退料裝置處下落孔處連接有成品出料口。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可自動實現(xiàn)線腳的輸送、安裝以及沖壓,完全實現(xiàn)銅夾鈕組裝自動化,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局部分解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組裝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組裝部分另一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中壓合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壓合裝置另一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聯(lián)星服裝輔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聯(lián)星服裝輔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76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雙攝像頭移動終端
- 下一篇:一種視頻圖像處理方法和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