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萃菊花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45999.8 | 申請日: | 2014-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56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德峰;徐建明;邱思鋒;陳宗輝;黃志勇;賴榮才;林仁德;肖開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菊花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萃菊花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萃菊是菊科植物,與各地原產的野菊花相似。在安溪縣蓬萊清水巖具有“蓬萊仙境”之稱的得天獨厚的山區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通過當地村民和清水巖寺院道僧多年的栽種馴化,成為當地的一種藥、茶、觀賞、食用兼備的民間花卉。這些年來,福建農林大學和福建省中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引用安溪縣蓬萊清水巖地區原產野菊為母本,通過組培、大棚煉苗、天然馴化等技術培育成為當今的花大、色深、味甜、耐泡的萃菊,無論是觀賞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遠遠超過了原產野菊花。
萃菊花顏色鮮黃,與野菊花、杭白菊所含成分相似,而總糖含量分別超過藥用的杭白菊和野生的野菊花。萃菊花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鈣、鎂、鋅含量最為豐富,與野菊花相當,而這些元素是人體所需的有益元素?,是臨床中起防病治病作用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野菊花、杭白菊平肝明目、清熱涼血;野菊花祛風解毒,兩者都能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發揮良好的抗炎作用,增強人的體質,延年益壽。而萃菊花兼備了二者的功效。
(1)??????萃菊花與野菊花、杭白菊功用相似,均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清心止渴、解暑利尿的功能。
(2)??????萃菊花作為飲用茶,清甜爽口,無論在色澤、氣味和口感方面都優勝于野菊花和杭白菊,沒有野菊花的苦澀,又比杭白菊甘甜。萃菊花鮮品直徑平均4-5厘米,最大朵的可達6厘米;而杭白菊鮮品直徑平均2-3厘米,野菊花鮮品直徑平均只有1.5厘米。因此萃菊花外觀遠比野菊花和杭白菊大朵艷麗。
(3)??????萃菊花總糖含量高,所以十分耐泡,無需加糖,沖泡10次以上仍然飽含菊花的清甜香氣,茶水始終黃色依舊,沁人肺腑。而杭白菊沖泡3次以上就已經淡而無味。
萃菊新鮮泡喝有一股生澀味,然而新鮮菊花經過干制處理后,其所含的功效成分(包括綠原酸和黃酮類物質)和香味(主要由萜烯類、醇類、醛類和烷烴類等化合物產生)會因受熱原因導致含量有所下降,干燥后的菊花無法達到菊花的原形、原狀、原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萃菊花加工方法,可去除其生澀味,能最大限度保留萃菊花原有的色、香、味、形、營養和有效成分。而且經久耐泡,還具有觀賞價值。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萃菊花加工方法,是將采摘后的萃菊花采用熱風烘干機分五個時段烘干,烘干結束后攤涼、包裝。
所述五個時段烘干:第一時段、30℃、5-7小時,第二時段、40℃、5-7小時,第三時段、45℃、5-7小時,第四時段、50-60℃、8-10小時,第五時段、70℃、1-3小時。烘干后的萃菊花含水率為8-10%。
更優選地,所述五個時段烘干:第一時段、30℃、6小時,第二時段、40℃、6小時,第三時段、45℃、6小時,第四時段、50-60℃、8-10小時,第五時段、70℃、2小時。
其中第四時段的加熱條件根據采摘花的天氣情況來定,如果是下雨天采摘烘干溫度略高、時間也要適當延長。
烘干的關鍵技術是采用熱風烘干機(6DH-10型熱風烘干機,安徽黃山市恒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30℃-150℃熱風烘干機,臺時產量2公斤/小時)來烘干,烘干過程中每個時間段都要進行上下層位置調換,以保證受熱均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采用分時段低溫干燥,能最大限度保留萃菊花原有的色、香、味、形、營養和有效成分,用于浸泡飲用時的湯色更自然,與新鮮菊花基本一致,可去除其生澀味,增加香甜味,而且利于保存;還具有觀賞價值。
2、本發明不含任何添加劑,對人體無毒無害;
3、本發明經五個時段烘干后可以使花朵表面的游離水蒸發;
4、本發明易于操作,工藝可操作性強,適合萃菊花大規模加工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萃菊花加工方法,工藝流程為(6DH-10型熱風烘干機)→五個時段烘干→包裝。萃菊花分時段烘干時間表見表1。烘干后的萃菊花含水率為8%。
表1?萃菊花分階段烘干時間表
表2?萃菊花分階段烘干作用機理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59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