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盤管機工件出料輥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42380.1 | 申請日: | 2014-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9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平;劉煥新;申國慶;王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治市鉅星鍛壓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43/20 | 分類號: | B21D43/20;B65G13/00;B21D11/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工 件出料輥道 | ||
技術領域
盤管機工件出料輥道,屬于輸送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盤管機工件的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出料輥道大多數與成型工件是平行布置(見圖1),由電機通過減速器再帶動輥道轉動來實現成型工件的輸送,該輥道適用于板材、非螺旋形管材的輸送。當盤管機卷制螺旋工件時,一般用夯車起吊、人工輸送。
對盤管機而言:當工件(管材)卷制成螺旋、彈簧狀時,需要出料輥道提供側支撐和動力。當彎制不同直徑的螺旋工件時,需要側支撐提供開檔大小不同的支撐。
傳統的輥道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該輥道進對其提供了支撐作用,無法將螺旋工件輸送出去;其次,當彎制不同直徑的螺旋工件時,此種輥道無法提供合適的支撐;因此,傳統輥道是無法實現對螺旋管材的支撐和輸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將螺旋工件輸送出去又能夠提供不同大小開檔側支撐的輸送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盤管機工件出料輥道,包括固定支撐輥支架、兩個活動支撐支架、多個活動支撐和多個固定支撐輥,所述多個固定支撐輥沿工件輸送方向均勻傾斜布置在水平固定支撐輥支架的頂部,所述兩個活動支撐支架沿工件輸送方向對稱分布在固定支撐輥支架的兩側,所述多個活動支撐沿工件輸送方向均布在兩個活動支撐支架上,活動支撐的結構為:包括活動支撐輥和活動支撐油缸,活動支撐油缸的缸體鉸接在固定支撐輥支架的底部,活動支撐油缸的活塞桿與活動支撐輥鉸接,活動支撐輥的一端安裝在活動支撐支架上,另一端鉸接在固定支撐輥支架底部。
在所述兩個活動支撐支架的頂部均設置有擋輥。
在所述固定支撐輥支架靠近盤管機的一端還對稱設置有兩個與固定支撐輥支架平行的側固定支撐輥。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將多個固定支撐輥統一傾斜布置在固定支撐輥支架頂部,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平行布置,使得固定支撐輥不僅能夠對螺旋件提供支撐,還能夠將螺旋件輸送出去。
二、卷制螺旋管、彈簧狀管材時,通過活動支撐輥油缸將活動支撐輥升高或者下降,有角度的活動支撐輥可提供水平支撐和輸送,傳動平穩效率高。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不同直徑工件的支撐,即可以實現大規格管材的卷制,從而擴大了盤管機的使用范圍。
三、通過在固定支撐輥支架靠近盤管機的一端還對稱設置有兩個與固定支撐輥支架平行的側固定支撐輥,在兩個活動支撐支架的頂部均設置有擋輥,使得工件在運輸過程中與側固定輥、擋輥過渡更加平滑,傳送更加平穩。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出料輥道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側視圖。
圖4為固定支撐輥在固定支撐輥支架上的分布示意圖。
圖中,1為活動支撐支架,2為擋輥,3為活動支撐輥,4為活動支撐油缸,5為固定支撐輥支架,6為側固定支撐輥,7為工件,8為固定支撐輥。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2-圖4所示,盤管機工件出料輥道,包括固定支撐輥支架5、兩個活動支撐支架1、多個活動支撐和多個固定支撐輥8,所述多個固定支撐輥8沿工件7輸送方向均勻傾斜布置在水平固定支撐輥支架5的頂部,所述兩個活動支撐支架1沿工件7輸送方向對稱分布在固定支撐輥支架5的兩側,所述多個活動支撐沿工件7輸送方向均布在兩個活動支撐支架1上,活動支撐的結構為:包括活動支撐輥3和活動支撐油缸4,活動支撐油缸4的缸體鉸接在固定支撐輥支架8的底部,活動支撐油缸4的活塞桿與活動支撐輥3鉸接,活動支撐輥3的一端安裝在活動支撐支架1上,另一端鉸接在固定支撐輥支架5底部。
所述多個固定支撐輥6在水平固定支撐輥支架5頂部的傾斜角度根據卷制工件7的螺距來調整。
本裝置的活動支撐對不同直徑的螺旋管材提供側支撐。其開檔范圍滿足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螺旋管材需求。
使用時只需將本裝置與盤管機主機連接即可。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治市鉅星鍛壓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長治市鉅星鍛壓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23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