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41715.8 | 申請日: | 2014-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7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京國;張志林;段衛星;許孝坤;潘家智;寧鵬鵬;王福寶;高蘆潞;盧湘鵬;孫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勝利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42 | 分類號: | G01V1/4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曉艷 |
| 地址: | 25708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土 折射 測井 調查 方法 | ||
1.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包括:
步驟1,以常規微測井的調查方法為基礎,首選在巨厚黃土塬區選擇合適的位置作為激發井,并設計激發井激發因素;
步驟2,以常規小折射的調查方法為基礎,埋置多個檢波器,利用不同的方向地震波傳播特征來校正微測井井深引起的時差;
步驟3,通過微測井和小折射調查記錄,獲取反映近地表結構的直達波、反射波以及折射波信息;以及
步驟4,將微測井和小折射兩種調查方法結果進行聯合解釋,進行巨厚黃土塬的近地表結構調查,建立精細近地表結構模型,獲取可靠地近地表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井深按照該點表層地震地質條件確定,采取由井底向井口分階次等間距激發方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激發藥量分三個階次,第一階次,地面至低速帶,雷管5支;第二階次,低速帶至降速層,雷管10支;第三階次,降速帶及以下,雷管15-20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激發點間距分三個階次,第一階次,地面至低速帶0.5m;第二階次,低速帶至降速層為1m;第三階次,降速帶及以下為2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在井口處埋置一個檢波器,利用不同的方向地震波傳播特征來校正微測井井深引起的時差,距激發井井口多點線性埋置相應個數檢波器,具體個數根據實際表層地質地震條件確定;接收點距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在低降速帶厚度較大時,調整接收道數,并加長炮檢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第1個檢波器與第4個檢波器距井口距離都為5m,利用不同的方向地震波傳播特征進行聯合驗證微測井井深引起的時差,折射微測井不同激發點引起的時差包括井中激發深度引起的時差和炮檢距引起的時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通過分析這三種波的波形特征確定低、降速層以及高速層的分界處,確定分界面,結合特定道的時深關系式,計算界面深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巨厚黃土塬區折射微測井調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采用GDZ-24小折射儀或428XL儀器接收數據,記錄格式為SEG2或SEGD,采樣間距0.25ms施工,記錄長度按照表層地震地質條件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勝利分公司,未經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勝利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17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