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的攪拌裝置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41629.7 | 申請日: | 2014-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39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白月龍;徐駿;湯孟歐;李獻清;李大普;李詩;劉振;劉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文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02 | 分類號: | C22C1/02;C22C1/10;B22D1/00;B01F7/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婁底市興婁專利事務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實 |
| 地址: | 417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攪拌 裝置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復合材料的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內電機(1)、外電機(2)、真空室(3)、攪拌裝置(4)、送粉器(5)、擋板(6)、制備室(7)、加熱器(9)、保溫室(10),其中,制備室(7)外側依次包覆有加熱器(9)和保溫室(10),攪拌裝置(4)固裝在真空室(3)內,并與真空室(3)外的內電機(1)、外電機(2)相連接;送粉器(5)安裝在真空室(3)內,送粉器(5)的出口端延伸至制備室(7)內腔,制備室(7)上部設有與送粉器(5)相配合的擋板(6);攪拌裝置(4)分為內攪拌裝置和外攪拌裝置,內攪拌裝置與內電機(1)相連,外攪拌裝置與外電機(2)相連;內攪拌裝置由內攪拌桿(12)和內攪拌頭(15)組成,內攪拌桿(12)下部與內攪拌頭(15)相接,內攪拌桿(12)上部與內電機(1)相接;外攪拌裝置由外攪拌桿(13)和外攪拌頭(14)組成,外攪拌桿(13)下部與外攪拌頭(14)相接,外攪拌桿(13)上部與外電機(2)相接;所述的內攪拌桿(12)套裝于外攪拌桿(13)內,并與外攪拌桿銜接;內攪拌頭(15)在內電機(1)的帶動下通過內攪拌桿(12)獨立旋轉,外攪拌頭(14)在外電機(2)的帶動通過外攪拌桿(13)獨立旋轉;所述的內攪拌頭(15)由2~6片葉片組成,葉片呈圓周均勻分布;葉片與水平面角度為0~30度,裝配后的內攪拌頭葉片最大外環直徑為制備室直徑的0.6-0.9;所述的外攪拌頭(14)由2~6片葉片組成,葉片呈圓周均勻分布;葉片與水平面傾角0~30度;裝配后的外攪拌頭葉片最大外環直徑為制備室直徑的0.6-0.9。
2.一種復合材料的攪拌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有:
1)、將基體合金坯料放入制備室內,加熱使基體合金坯料熔化,熔化溫度在合金液相線溫度以上30-100℃,打渣;
2)、下降攪拌裝置,開啟外攪拌桿,調整合適參數,攪動合金熔體,合金熔體中心形成漩渦;此時,開啟送粉器,將增強材料送入漩渦中,裹入合金熔體中;
3)、增強材料送入完畢后,關閉外攪拌桿,下降擋板到合金熔體中,開啟內攪拌桿,調整合適參數,增強材料在內攪拌桿的高速旋轉作用下,被均勻分散合金熔體中,形成增強材料分布均勻的復合材料;
4)、復合材料制備完畢后,關閉攪拌裝置并升起,提升擋板,將制備好的復合材料傾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文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文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162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