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化土壤的新型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41337.3 | 申請日: | 2014-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59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唐旺全;楊紅兵;劉俊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科邦生態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化 土壤 新型 有機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活化土壤的新型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其中種植業又占到了一半以上,而肥料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種植業的產量,是農作物增產的重要因素。但農民為了追求農作物產量,盲目地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有下降趨勢,土壤緩沖能力減弱、抗災能力衰退、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肥力降低。隨著化肥過度使用引起的環境問題的出現,無公害農業的推廣,以及新型肥料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發展高效、綠色、可持續的新型有機肥料勢在必行。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優質的綠色環保有機肥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活化土壤的新型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植酸鉀6-8、尿素3-4、硫酸亞鐵5-6、高嶺土8-10、磷酸銨6-9、過磷酸鈣6-8、秸稈煤渣8-10、硼砂5-6、芋頭葉粉15-18、樺樹廢木屑15-25、磷酸二氫鉀6-8、石灰石礦粉5-6、紫云英秸稈30-40、廢紙4-5、土壤調理劑20-30、水適量;
所述土壤調理劑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姬松茸菌渣8-12、啤酒污泥40-60、尿素10-15、鋸末20-30、EDDHA螯合鐵5-6、氨基酸螯合銅5-6、氨基酸螯合鎂5-6、氨基酸螯合鈣5-6、氨基酸螯合硼5-6、氨基酸螯合錳5-6、氨基酸螯合鋅5-6、聚丙烯酰胺2-3、鉀長石細粉1-2、EM菌劑4-5;其制備方法是將EDDHA螯合鐵、氨基酸螯合銅、氨基酸螯合鎂、氨基酸螯合鈣、氨基酸螯合硼、氨基酸螯合錳、氨基酸螯合鋅混合并研磨成細粉備用;再將啤酒污泥和鋸末充分混合,加入EM菌劑、姬松茸菌渣,并調節水分為堆肥最大持水量60%-70%,堆積起來進行好氧高溫堆肥,6-8天進行一次上下、里外翻堆,如此進行4-5次,高溫50-60℃持續25-35天完成發酵,將發酵好的啤酒污泥堆肥曬干并粉碎;將前面所得細粉和堆肥干粉混合均勻,再通過尿素噴漿造粒將混合粉末制成球形顆粒,在顆粒未完全干燥,還帶有少許粘性的條件下將聚丙烯酰胺和鉀長石細粉混合噴涂在顆粒外表面形成包膜,最后將所得包膜顆粒低溫烘干并冷卻即可。
所述肥料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腐植酸鉀、秸稈煤渣、芋頭葉粉、高嶺土、樺樹廢木屑、紫云英秸稈、廢紙充分混合,噴淋少量水后堆碼進行25-35天的厭氧發酵,期間每2-4天進行一次翻拋,得發酵產物;
(2)將硫酸亞鐵、磷酸銨、過磷酸鈣、硼砂、磷酸二氫鉀、石灰石礦粉混合并粉碎,再與步驟1所得發酵產物混合烘干后造粒;
(3)將尿素熔融后經加壓從噴嘴噴出霧狀液滴均勻包覆在步驟2所得顆粒外表面,形成包膜;
(4)將步驟3所得包膜顆粒與剩余物料混合后冷卻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肥料采用堆肥發酵的方法將多種生產生活廢棄有機質腐熟,不僅增加了肥料中腐殖質的含量,同時盡到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機質的添加活化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肥料養分的利用效率,可以全面均衡的供給植物養分。
添加的土壤調理劑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顆粒小、孔隙多,能明顯增加土壤有機質、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大土壤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稱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腐植酸鉀7、尿素3、硫酸亞鐵5、高嶺土9、磷酸銨8、過磷酸鈣7、秸稈煤渣9、硼砂5、芋頭葉粉17、樺樹廢木屑20、磷酸二氫鉀7、石灰石礦粉5、紫云英秸稈35、廢紙4、土壤調理劑25、水適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科邦生態肥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科邦生態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413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