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中藥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36764.2 | 申請日: | 2014-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2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洪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立新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寶錁 |
| 地址: | 222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單純性 鼻炎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中藥制劑,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慢性鼻炎是發生在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癥,臨床上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單純性單純性鼻炎是一種可逆性炎癥。主要病理改變為鼻黏膜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體周圍有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黏液腺功能活躍,分泌物增多。
目前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常見的藥物通常為西藥,如局部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減充血劑等,這些藥物通常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根治慢性單純性鼻炎,而且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產生依賴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能有效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療效確切且不易復發。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青葉膽8、荊芥10、薄荷10、僵蠶8、沙棘6、青黛10、蒲公英8、木蝴蝶6、秦皮8、龍眼肉12、青蒿8、竹茹8、薤白8、燈盞細辛8、皂角刺6、荔枝核6、王不留行8、秦艽6、燈芯草8、芥子8、苘麻子6、肉蓯蓉8。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
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青葉膽:苦、甘,寒。歸肝、膽、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肝利膽,清熱利濕。用于黃疸尿赤.熱淋澀痛。
荊芥:辛,微溫。歸肺、肝經。功效與主治:解表散風,透疹。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薄荷:辛,涼。歸肺、肝經。功效與主治: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用于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痹,目瘡,風疹,麻疹,胸脅脹悶。
僵蠶:咸、辛,平。歸肝、肺、胃經。功效與主治: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沙棘:酸、澀,溫。功效與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經閉,跌撲瘀腫。
青黛:咸,寒。歸肝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于溫毒發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木蝴蝶:苦、甘,涼。歸肺、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熱咳嗽,喉痹,音啞,肝胃氣痛。
秦皮: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明目。用于熱痢,泄瀉,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龍眼肉:甘,溫。歸心、脾經。功效與主治: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用于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青蒿:苦、辛,寒。歸肝、膽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于暑邪發熱,陽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
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薤白: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功效與主治: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疼痛,痰飲咳喘,泄痢后重。
燈盞細辛:辛、微苦,溫。歸心、肝經。功效與主治: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痛,中風癱瘓,胸痹心痛。牙痛,感冒。
皂角刺:辛,溫。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荔枝核:甘、微苦,溫。歸肝、腎經。功效與主治: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王不留行:苦,平。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活血通經,下乳消腫。用于乳汁不下,經閉,痛經,乳癰腫痛。
秦艽:辛、苦,平。歸胃、肝、膽經。功效與主治: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哺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燈芯草:甘、淡,微寒。歸心、肺、小腸經。功效與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芥子:辛,溫。歸肺經。功效與主治: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濕流注,陰疽腫毒。
苘麻子:苦,平。歸大腸、小腸、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利濕,解毒,退翳。用于赤白痢疾,淋病澀痛,癰腫,目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立新,未經洪立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367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