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無閥壓電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34712.1 | 申請日: | 2014-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05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夏齊霄;盧振洋;雷紅;田娥;劉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聯合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43/04 | 分類號: | F04B43/04;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段 異徑非 對稱 弧形 管無閥 壓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閥壓電泵,屬于流體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無閥壓電泵結構簡單,無機械傳動鏈,可靠性高,機電轉換效率高,易微小型化,在醫療衛生,航空航天,微機電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圖1為本發明無閥壓電泵的結構圖。?
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無閥壓電泵,其特征在于:兩個圓形壓電振子(2)相同極性的面相對安裝在泵體(3)上,兩個圓形壓電振子(2)之間的腔體為泵腔(1),泵體(3)由側面的通孔(4)聯接到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上;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由數段管徑不同的圓弧管依管徑大小依次排序,以圓弧管靠近圓心方向的赤道線重合的方式聯接而成,這條重合的赤道線在此稱為內側母線(6);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有3個流體出入口,其中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與外界管路聯接,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為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的上下出入口,第三出入口(12)在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中部的側面;第三出入口(11)與泵體(3)上的通孔(4)聯接。?
進一步,其特征在于:第三出入口(11)的軸線(14)與第二圓弧管(8)部分的中心弧線(15)的交點上安裝阻尼板(13),阻尼板的一端重合于軸線(14)與中心弧線(15)的交點,另一端沿中心弧線的切線方向向第二出入口(13)方向延伸一段長度。?
本發明提出的曲形導槽無閥壓電泵的工作原理敘述如下:?
兩個圓形壓電振子(2)以極性相同的一面分別粘接在泵體(3)的端面的兩個沉孔(14)上;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安裝在泵體(3)側面的通孔(4)上;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由數段管徑不同的圓弧管依管徑大小依次排序,以圓弧管靠近圓心方向的赤道線重合的方式聯接而成,這條重合的赤道線在此稱為內側母線(6);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有3個流體出入口,其中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與外界管路聯接,1第三出入口(11)在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中部的內側面;?
第三出入口(11)的軸線(14)與第二圓弧管(8)的中心弧線(15)的交點上安裝阻尼板(13),阻尼板的一端重合于軸線(14)與中心弧線(15)的交點,另一端沿中心弧線的切線方向向第二出入口(13)方向延伸一段長度;該長度一般為第二圓弧管(8)長度的1/4-1/3,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不設阻尼板。第三出入口(11)與泵體(3)上的通孔(4)聯接。?
本發明使用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實現了僅用一個導流管就可使流體產生單向流動,簡化了傳統無閥壓電泵必須安裝兩個導流管的結構,使無閥壓電泵可以更加微小型化,在微機電系統中具有更廣泛的潛在用途。?
附圖說明
圖1(a)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無閥壓電泵裝配圖主視圖;?
圖1(b)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無閥壓電泵裝配圖俯視圖;?
圖2(a)泵體(3)B-B截面圖;?
圖2(b)泵體(3)俯視圖;?
圖3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例為三段管徑不同的圓弧管聯接而成,分別為第一圓弧管(7),第二圓弧管(8)和第三圓弧管(9),其中第一圓弧管(7)管徑最小,第三圓弧管(9)管徑最大,第二圓弧管(8)在兩端分別聯接著第一圓弧管(7)和第三圓弧管(9);第二圓弧管(8)在內側母線(6)一側中部安裝聯接管(10)用于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與泵體(3)相聯接。?
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3。壓電振子直徑30mm,第一圓弧管,第二圓弧管,第三圓弧管的長度相等,彎曲弧度均為60度。其中第一圓弧管的內徑為2.25mm,第二圓弧管內徑為3.5mm,第三圓弧管內徑為4.5mm。泵的工作電壓220V,頻率50Hz,以水為工作介質,流量達1450mg/s。?
當壓電泵接入交流電源時,在吸程時,兩個壓電振子(2)在交流電的一個半周期中,分別向泵腔(1)外側彎曲,泵腔(1)內壓力下降,流體從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的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流入,并經第三出入口(11),側孔(4)流入泵腔(1);當交流電改變壓方向,進入下一個半周期時,壓電泵進入排程階段,兩個壓電振子(2)分別向泵腔(1)內側彎曲,泵腔(1)體積下降,壓力升高,泵腔(1)內的流體經通孔(4)和第三出入口(11)流入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并流出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由于分段異徑非對稱弧形管(5)的第一出入口(12)的內徑第二出入口(13)的內徑,因此在一個泵工作周期內,第一出入口(12)和第二出入口(13)都存在流體的流入量與流出量的差,根據流體流動的連續性原理,第一出入口(12)的流入量差應等于第二出入口(13)的流出量差,從而產生凈流量;在交流電的交變電壓反復作用下,泵在宏觀上產生了流體從第一出入口(12)流入,從第二出入口(13)流出的凈流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聯合大學,未經北京聯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347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