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提高富鋰錳鋰離子電池循環穩定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31138.4 | 申請日: | 2014-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9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三兵;梅周盛;朱廣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 | 分類號: | H01M10/0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提高 富鋰錳 鋰離子電池 循環 穩定性 方法 | ||
1.一種用于提高富鋰錳鋰離子電池循環穩定性的方法,所述富鋰錳鋰離子電池以金屬鋰或單質碳作為負極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a、在室溫下,對注液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一活化處理,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包括在4.2-4.5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2.0-3.0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b、對第一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二活化處理,所述第二活化處理包括在10-25℃以及4.5-4.8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25-55℃以及2.0-2.75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c、對第二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抽氣和封口,使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和第二活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第一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所述第二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4.一種用于提高富鋰錳鋰離子電池循環穩定性的方法,所述富鋰錳鋰離子電池以碳的合金作為負極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α、在室溫下,對注液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一活化處理,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包括在4.0-4.5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1.8-3.0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β、對第一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二活化處理,所述第二活化處理包括在10-25℃以及4.3-4.8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25-55℃以及1.8-2.75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γ、對第二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抽氣和封口,使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和第二活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排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α中,所述第一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β中,所述第二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7.一種用于提高富鋰錳鋰離子電池循環穩定性的方法,所述富鋰錳鋰離子電池以鈦酸鋰作為負極材料,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Ⅰ、在室溫下,對注液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一活化處理,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包括在2.6-3.1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0.4-1.6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Ⅱ、對第一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第二活化處理,所述第二活化處理包括在10-25℃以及2.9-3.4V的充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充電處理和在25-55℃以及0.4-1.35V的放電截止電壓下進行的放電處理;
步驟Ⅲ、對第二活化處理后的富鋰錳鋰離子電池進行抽氣和封口,使所述第一活化處理和第二活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排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Ⅰ中,所述第一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Ⅱ中,所述第二活化處理的循環次數為1-6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3113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水型凈水裝置
- 下一篇: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陣列基板、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