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流變柔性夾具系統及夾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23746.0 | 申請日: | 2014-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82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松;周瑾;李思磊;金超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B31/28 | 分類號: | B23B31/2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變 柔性 夾具 系統 夾緊 方法 | ||
1.一種磁流變柔性夾具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部轉盤(7)、螺紋轉盤(2)、移動卡爪(4)、錐齒輪(3)、磁流變夾具(5);
所述螺紋轉盤(2)安裝于外部轉盤(7)內部,且可相對于外部轉盤(7)旋轉;其中螺紋轉盤(2)一側為錐齒輪結構,另一側為面螺紋結構;所述錐齒輪(3)安裝于外部轉盤(7)上并且與所述螺紋轉盤(2)的錐齒輪結構嚙合;
所述移動卡爪(4)安裝于外部轉盤(7)的槽型導軌中;移動卡爪(4)具有與所述螺紋轉盤(2)的面螺紋結構配合的螺紋結構;
所述磁流變夾具(5)安裝于移動卡爪(4)上。?
2.根據權利1所述的磁流變柔性夾具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流變夾具(5)包括缸體(12)、端蓋(10)、第一級鐵芯(17)、第二級鐵芯(16)、第三級鐵芯(18)、第一級勵磁線圈(14)、第二級勵磁線圈(15)、推力桿(13)、夾頭(8);
第一級鐵芯(17)為縱截面是U字形的筒形結構;第一級勵磁線圈(14)安裝于第一級鐵芯(17)內壁;
第二級鐵芯(16)由兩個直徑大小不一樣的筒型段組成,每個筒型段縱截面均為U字形;第二級勵磁線圈(15)安裝于第二級鐵芯(16)大直徑筒形段內壁;
第三級鐵芯(18)為縱截面是U字形的筒形結構;
第二級鐵芯(16)和第三級鐵芯(18)具有中心通孔;
上述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鐵芯均安裝于缸體(12)中;
其中第一級鐵芯(17)位于缸體(12)底部;
第二級鐵芯(16)的小直徑筒形段套于第一級勵磁線圈(14)內部,且第二級鐵芯(16)大小直徑外分界面緊靠在第一級鐵芯(17)頂部上,第二級鐵芯(16)的小直徑端面(C)、第一級鐵芯(17)的內底面(D)和第一級勵磁線圈(14)之間形成第一級腔(22);
第三級鐵芯(18)底部套于第二級勵磁線圈(15)內部,且第三級鐵芯(18)頂部邊沿緊靠在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筒形段頂部上,第三級鐵芯(18)的小直徑端面(A)與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內底面(B)、第二級勵磁線圈(15)之間形成第二級腔(20);
推力桿(13)末端具有第一級推力盤(13a),推力桿(13)中部具有第二級推力盤(13b);推力桿(13)安裝于缸體(12)中,貫穿第二級鐵芯(16)和第三級鐵芯(18)的中心通孔;
推力桿(13)的第一級推力盤(13a)位于第一級腔(22)中,且第一級推力盤(13a)和第一級鐵芯(17)的內底面(D)之間充有磁流變材料;
第二級推力盤(13b)位于第二級腔(20)中,且第二級推力盤(13b)和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內底面(B)之間充有磁流變材料;
端蓋(10)安裝于缸體(12)端部,推力桿(13)頭部穿過端蓋,夾頭(8)安裝于推力桿(13)頭部,夾頭(8)與端蓋(10)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19),夾頭(8)安裝有限位開關(9)。?
3.根據權利2所述的磁流變柔性夾具系統,其特征在于:上述端蓋(10)、第三級鐵芯(18)的筒段內壁、推力桿(13)之間形成磁流變材料補償腔(11),其內充有磁流變材料;磁流變材料補償腔(11)與第二級腔(20)、第一級腔(22)通過補充通道(21)依次相連。?
4.利用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變柔性夾具系統的夾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
步驟1、裝夾準備階段,根據被夾工件的尺寸大小調節磁流變夾具(5)在移動卡爪(4)內部通孔中的位置,并用調整螺釘(6)將兩者固連成一體;
步驟2、開始裝夾工件前,在處于壓縮狀態的復位彈簧(19)的作用下,第一級推力盤(13a)和第二級推力盤(13b)分別緊靠第二級鐵芯(16)的小直徑端面(C)和第三級鐵芯(18)的小直徑端面(A),為磁流變材料的屈服變形預留一定行程;將工件放置在幾個磁流變夾具之間,驅動錐齒輪(3)帶動螺紋轉盤(2)作旋轉運動,螺紋轉盤(2)的旋轉運動帶動移動卡爪(4)在外部轉盤(7)的槽型導軌中作直線運動;當安裝在移動卡爪(4)內部的磁流變夾具(5)接觸到工件時,實現工件的定位并完成初步夾緊;
步驟3、設置磁流變夾具(5)中第一級勵磁線圈(14)的電流大小,在磁流變夾具(5)內部會形成磁場回路:磁感線依次通過第一級鐵芯(17)筒形壁、第二級鐵芯(16)大小直徑段分界處、第二級鐵芯(16)小直徑段、第二級鐵芯(16)小直徑端面(C)與第一級推力盤(13a)之間的縫隙、第一級推力盤(13a)、第一級推力盤(13a)底部與第一級鐵芯(17)之間的縫隙、第一級鐵芯(17)的底部,最后回到第一級鐵芯(17)的筒形壁,形成封閉的磁回路;設置磁流變夾具(5)中第二級勵磁線圈(15)的電流大小,在磁流變夾具(5)內部會形成磁場回路:磁感線依次通過第二級鐵芯(16)大直徑段筒形壁、第三級鐵芯(18)、第三級鐵芯(18)與第二級推力盤(13b)之間的縫隙,第二級推力盤(13b)、第二級推力盤(13b)與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內底面(B)之間的縫隙、第二級鐵芯(16)的大小直徑段分界段,最后回到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段筒形壁,形成封閉的磁回路;磁流變材料在一定磁場作用下力學性質會發生變化:在一定范圍內,其屈服應力δ會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磁場強度由勵磁線圈電流決定,因此可以通過調節第一級勵磁線圈(14)和第二級勵磁線圈(15)的電流大小i,來調節磁流變材料的屈服應力δ(i);屈服應力δ乘以推力盤受力面積即是屈服力f(i);
步驟4、緩慢增加施加在錐齒輪(3)上的驅動力,移動卡爪(4)和缸體(12)向工件移動,使得處于第一級腔(22)內的磁流變材料受到第一級鐵芯(17)內底面(D)和第一級推力盤(13a)的擠壓,第二級腔(20)內的磁流變材料受到第二級鐵芯(16)的大直徑內底面(B)與第二級推力盤(13b)的擠壓;當兩處的擠壓力之和F小于這兩處的磁流變材料屈服力之和Q(i)時,受擠壓的磁流變材料變形量微小,端蓋(10)與夾頭(8)之間的距離較大,限位開關(9)未觸發;當施加在錐齒輪(3)上的驅動力增加到一定值時,兩級推力盤所受擠壓力之和F與這兩處的磁流變材料屈服力之和Q(i)相等,受擠壓的磁流變材料變形量迅速增大,端蓋(10)與夾頭(8)之間的距離迅速減小,限位開關(9)觸發,發出夾緊信號表明工件已在預設夾緊力作用下夾緊,夾緊力等于兩級腔中受擠壓的磁流變材料的屈服力之和Q(i);外部轉盤(7)可以帶動整個夾具系統作旋轉運動,進而對工件進行旋轉切削加工;
步驟5、切斷外部轉盤(7)的旋轉驅動電源,待其停止轉動后,切斷第一級勵磁線圈(14)和第二級勵磁線圈(15)的線圈電流,兩級腔中受擠壓的磁流變材料的屈服力之和Q(i)幾乎為零,夾緊力消失,即可取出工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2374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