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17342.0 | 申請日: | 2014-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4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鎮;殷勇;趙艷婷;陽松林;余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D29/02 | 分類號: | F02D29/02;F02B37/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荊楚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變 速比 復合 渦輪 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包括增壓器(1)、動力渦輪(2)、變速機構(3)、傳動機構(4),所述增壓器(1)包括同軸連接的壓氣機(11)、增壓渦輪(12),壓氣機(11)的排氣端與發動機(5)的進氣歧管相通,增壓渦輪(12)的進氣端、排氣端分別與發動機(5)的排氣歧管、動力渦輪(2)的進氣端相通,且動力渦輪(2)的輸出軸(21)依次通過變速機構(3)、傳動機構(4)與發動機(5)的曲軸(51)相連,其特征在于:
所述變速機構(3)包括大速比齒輪組(31)、小速比齒輪組(32)、變速比控制裝置(35),大速比齒輪組(31)包括相互嚙合的一號齒輪(311)、二號齒輪(312),小速比齒輪組(32)包括相互嚙合的三號齒輪(321)、四號齒輪(322),所述一號齒輪(311)、三號齒輪(321)同軸固定在輸出軸(21)上,二號齒輪(312)、四號齒輪(322)同軸設置在傳動機構(4)的傳動輸入軸(41)上且可相對于傳動輸入軸(41)空轉;
所述二號齒輪(312)、四號齒輪(322)之間設置有可沿傳動輸入軸(41)軸向移動的接合套(33),該接合套(33)的外齒與二號齒輪(312)、四號齒輪(322)的內齒相配合,且接合套(33)通過接合套撥叉機構(34)與變速比控制裝置(3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4)包括柔性傳動裝置(43)、傳動齒輪組(44),該柔性傳動裝置(42)上設置有傳動輸入軸(41)、傳動輸出軸(42),所述傳動輸出軸(42)通過傳動齒輪組(44)與曲軸(51)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機構(3)、傳動機構(4)均設置在殼體(6)的內部。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該使用方法是指:所述變速比控制裝置(35)先通過接收到的發動機轉速和油門信號判斷發動機的運行工況,然后根據發動機的運行工況控制接合套(33)與二號齒輪(312)接合或與四號齒輪(322)接合或不與任何齒輪接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變速比復合渦輪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據運行工況控制接合套(33)與二號齒輪(312)接合或與四號齒輪(322)接合或不與任何齒輪接合是指:
當發動機(5)處于低速大負荷工況區域(7)時,變速比控制裝置(35)控制接合套撥叉機構(34)推動接合套(33)沿傳動輸入軸(41)軸向移動,使接合套(33)與二號齒輪(312)的內齒接合,隨后二號齒輪(312)將其動力依次通過接合套(33)、傳動機構(4)傳遞給曲軸(51);
當發動機(5)處于高速大負荷工況區域(8)時,變速比控制裝置(35)控制接合套撥叉機構(34)推動接合套(33)沿傳動輸入軸(41)軸向移動,使接合套(33)與四號齒輪(322)的內齒接合,隨后四號齒輪(322)將其動力依次通過接合套(33)、傳動機構(4)傳遞給曲軸(51);
當發動機(5)處于小負荷工況區域(9)時,變速比控制裝置(35)控制接合套撥叉機構(34)推動接合套(33)沿傳動輸入軸(41)軸向移動,使接合套(33)不與任何齒輪接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734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