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15572.3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5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唐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武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11/02;A61K35/64;A61K35/55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 地址: | 2514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鼻竇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屬中藥保健領域。
背景技術
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主要特征;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鼻竇炎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可能會導致下呼吸道感染,嚴重者有可能引起眼眶、顱內并發癥。
現在治療鼻竇炎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為口服類藥物,鼻炎患者長期服用大量藥物,只是可以暫時減緩或消除現有癥狀,療效并不明顯,且鼻炎藥物中多含有撲爾敏,服用后容易犯困,影響工作學習;西醫治療效果不是很好,手術、微波或是激光治療,只能暫時緩解,容易復發;很多噴劑效果明顯,但是副作用也是很明顯,長期應用可損害鼻黏膜纖毛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
麝香0.2-0.6克,元參5-15克,蒼耳子5-15克,瓜蔞皮5-15克、薄荷5-15克,細辛5-15克,僵蠶5-15克,白芷5-15克,川芎5-15克,天麻10-20克,蔓荊子10-20克,牛蒡子10-20克,防風15-25克,羌活15-25克,獨活15-25克,升麻15-25克,黃芪25-35克,荊芥25-35克,菊花25-35克,射干3-10克,甘草3-10克。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麝香0.5克,元參10克,蒼耳子10克,瓜蔞皮1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僵蠶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天麻15克,蔓荊子15克,牛蒡子15克,防風20克,羌活20克,獨活20克,升麻20克,黃芪30克,荊芥30克,菊花30克,射干6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
①根據上述的重量稱取原料,
②將步驟①中稱取的內服藥物原料置于砂鍋中,然后加水至沒過原料2-5cm,浸泡10-20min后,加熱至50℃,加蓋保溫20-50min;然后大火加熱至沸騰,轉小火煎煮30-90min,過濾,得濾液一,濾渣留于鍋中,加水至沒過濾渣,繼續煎煮10-20min,過濾,得濾液二;
③將濾液一和濾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內服藥物;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每劑兩次,10天為一療程。
藥理作用:
麝香:辛,溫。入心、脾、肝經。開竅,辟穢,通絡,散瘀。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癥瘕癖積,跌打損傷,癰疽腫毒。元參
蒼耳子:散風,止痛,祛濕。治風寒頭痛,鼻淵,去刺。
栝蔞皮:甘苦,寒。入肺、胃、大腸經。潤肺化痰,利氣寬胸。治痰熱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
薄荷:辛,涼。入肺、肝經。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細辛:辛,溫。入肺、腎經。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治風冷頭痛,鼻淵,齒冷,風濕痹痛。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金銀花: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
黃芪:性溫,味甘。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主治脾胃虛弱,食少倦怠,氣虛血脫,表虛自汗、盜汗。
羌活:辛苦,溫。入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
僵蠶:退熱,止咳,化痰,鎮靜鎮驚,消腫,以及調節神經,參與脂肪代謝。
白芷:辛,溫。入肺、髀、胃經。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川芎:味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天麻:味辛,溫。入肝經。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治風熱感冒,頭痛,齒痛,赤眼,濕痹拘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武,未經唐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55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輕型卡車消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