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氰化廢渣淋溶液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14669.2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1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強;李哲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黃金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huán)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氰化 廢渣 溶液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保領域污染物處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黃金礦山氰化廢渣淋溶液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黃金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由于使用氰化提金工藝,會產(chǎn)生大量的氰化廢渣,這些氰化廢渣在雨淋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淋溶液,這些淋溶液中不僅含有一定量的劇毒氰化物,而且還含有硫氰酸鹽和銅、鋅、鉛之類的重金屬離子,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將會產(chǎn)生重大的環(huán)保隱患。目前,國內(nèi)外常用處理含氰廢水的方法有酸化回收法、堿氯法、因科法、二氧化硫法等,采用酸化回收法雖然能夠回收一定量的氰化物,但由于回收氰化物不徹底,廢水中會殘余一定量的氰化物,同時硫氰酸根和一些重金屬離子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去除。堿氯法處理后會殘余大量的余氯,產(chǎn)生ClCN產(chǎn)物,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同時廢水中的銅、鋅、鉛等重金屬離子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因科法和二氧化硫法雖然可使氰化物處理達標,但廢水中的硫氰酸鹽未能得到有效處理,此外,處理重金屬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渣也較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對含氰廢水處理方面還尚缺乏比較理想的方法,如能解決好這一問題,將對我國黃金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黃金礦山的環(huán)境保護有重要的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處理方法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好、處理效率高、運行穩(wěn)定的氰化廢渣淋溶液處理方法。本發(fā)明根據(jù)黃金礦山氰化廢渣淋溶液中含有氰化物、硫氰酸鹽和重金屬等多種污染物的特征,首先選用因科法和臭氧氧化法將易處理的污染物去除,處理后的廢水通過投加混凝劑進行混凝沉淀,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然后在紫外和臭氧的協(xié)同作用下,將廢水殘余的難處理污染物去除,最后通過生物濾池將廢水中的氨氮和其他一些殘留污染物去除。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在攪拌和曝氣狀態(tài)下,向廢水中投加酸堿試劑、焦亞硫酸鈉試劑和催化劑,保證反應過程的pH值控制在8~10之間,反應時間為30min~120min;
(2)反應后的廢水進入臭氧處理系統(tǒng),通入臭氧進行氧化處理,處理時間為15min~120min;
(3)處理后的廢水在攪拌狀態(tài)下依次投加凝聚劑和絮凝劑進行混凝沉淀,混凝后廢水進入沉淀池靜置沉淀15min~120min;
(4)沉淀后的廢水上清液進入到紫外/臭氧處理系統(tǒng),廢水在紫外燈照射條件下,通入臭氧進行紫外和臭氧協(xié)同高級氧化反應,反應時間為15min~120min;
(5)反應后廢水進入生物濾池處理系統(tǒng),在生物填料、掛膜菌種和空氣曝氣的條件下,進行生物處理;
(6)處理完成后的廢水返回生產(chǎn)工藝流程中或達標排放。
所述步驟(1)中,攪拌線速度為0.01m/s~10m/s;曝氣時空氣通入的氣液比為3~50:1;酸試劑為硫酸或鹽酸,堿試劑為氫氧化鈉溶液或石灰乳;焦亞硫酸鈉試劑為質(zhì)量分數(shù)5%~30%的焦亞硫酸鈉溶液,催化劑為質(zhì)量分數(shù)5%~30%的硫酸銅溶液,焦亞硫酸鈉試劑的投加量根據(jù)廢水水質(zhì)中的氰化物含量多少和處理指標要求而定,氰化物含量高、處理指標要求嚴,焦亞硫酸鈉試劑的投加量相應增多,反之,氰化物含量低、處理指標要求松,焦亞硫酸鈉試劑的投加量相應減少;催化劑的投加量根據(jù)焦亞硫酸鈉試劑的投加量和含氰廢水中二價銅離子的含量而定,催化劑的投加量與焦亞硫酸鈉試劑的投加量成正向線性關系,含氰廢水中的二價銅離子含量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催化劑的投加量。
所述步驟(2)中,臭氧通入量根據(jù)廢液中的氰化物和COD含量的多少及處理要求而定,氰化物和COD含量高、處理指標要求嚴,臭氧的通入量相應增多,反之,氰化物和COD含量低、處理指標要求松,臭氧的通入量相應減少。
所述步驟(3)中,攪拌線速度為0.01m/s~10m/s,凝聚劑為聚合無機鹽凝聚劑,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凝聚劑和絮凝劑均配制成溶液狀態(tài)進行投加。
所述步驟(4)中,紫外燈波長為200nm~400nm,紫外燈的功率和臭氧的通入量根據(jù)廢水中殘余的氰化物含量多少和處理指標要求而定,氰化物含量高、處理指標要求嚴,紫外燈的功率相應增大,臭氧的通入量相應增多,反之,氰化物含量低、處理指標要求松,紫外燈的功率相應減小,臭氧的通入量相應減少。
所述步驟(5)中,生物濾池為上流式或下流式反應池,池底設有布水裝置和曝氣裝置,曝氣裝置上方為活性炭、沸石或生物陶粒填料層,裝填量占反應器體積的1/5~4/5,掛膜菌種為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菌種掛膜方式采取人工投加菌種掛膜或動態(tài)培養(yǎng)自然掛膜,氣液比設定為1~15:1。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黃金研究院,未經(jīng)長春黃金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4669.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