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多終端之間的連接建立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513794.1 | 申請日: | 2014-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02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尚子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黃威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終端 之間 連接 建立 方法 裝置 系統(tǒng) | ||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多終端之間的連接建立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由第一終端掃描第二終端生成的圖形碼,其中,該圖形碼攜帶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并指示允許其他設備與第二終端建立綁定連接關系,然后,由第一終端根據(jù)該圖形碼生成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請求,該綁定請求攜帶第一終端的終端信息和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并向服務器發(fā)送所述綁定請求,以便該服務器根據(jù)該綁定請求建立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關系;該方案不僅實現(xiàn)簡便,而且可以降低出錯率、以及提高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終端之間的連接建立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分享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其中,通過為多個終端建立綁定連接關系來實現(xiàn)信息的共享,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多個終端可以通過登錄相同的帳號來建立綁定連接關系。在建立綁定連接關系之后,上述具有綁定連接關系的多個終端中的任何一個終端均可以從服務器中獲取當前帳號對應的所有設備信息。這些設備信息可以標識這些終端,進而可以根據(jù)需求,利用設備信息向相應的終端發(fā)送請求信息或命令,以分享相應終端側的信息。
在對現(xiàn)有技術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由于在現(xiàn)有技術中,建立綁定連接關系時,需要多個終端登錄相同的賬號,因此,實現(xiàn)較為不便,而且,由于每次都需要用戶輸入登錄賬號和密碼,所以,不僅容易出錯,而且效率較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終端之間的連接建立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不僅實現(xiàn)簡便,而且可以降低出錯率、以及提高效率。
一種多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建立方法,包括:
第一終端掃描第二終端生成的圖形碼,所述圖形碼攜帶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并指示允許其他設備與第二終端建立綁定連接關系;
第一終端根據(jù)所述圖形碼生成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請求,所述綁定請求攜帶第一終端的終端信息和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
第一終端向服務器發(fā)送所述綁定請求,以便所述服務器根據(jù)所述綁定請求建立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關系。
一種多終端之間的連接建立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請求,所述綁定請求攜帶第一終端的終端信息和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
根據(jù)所述綁定請求建立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關系;
根據(jù)所述綁定連接關系生成或更新第一終端的設備綁定列表和第二終端的設備綁定列表。
一種終端,作為第一終端,包括掃描單元、生成單元和發(fā)送單元,其中:
掃描單元,用于掃描第二終端生成的圖形碼,所述圖形碼攜帶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并指示允許其他設備與第二終端建立綁定連接關系;
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圖形碼生成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請求,所述綁定請求攜帶第一終端的終端信息和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
發(fā)送單元,用于向服務器發(fā)送所述綁定請求,以便所述服務器根據(jù)所述綁定請求建立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關系。
一種服務器,包括接收單元、建立單元和列表維護單元,其中: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fā)送的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請求,所述綁定請求攜帶第一終端的終端信息和第二終端的終端信息;
建立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綁定請求建立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的綁定連接關系;
列表維護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綁定連接關系生成或更新第一終端的設備綁定列表和第二終端的設備綁定列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37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