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10266.0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66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昌勛;安修演;權熙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金相允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收窗 室內機 空氣調節器 接收部 發光二極管 接收遙控器 透光性材料 操縱信號 工作信號 生產費用 外部顯示 設置孔 照射光 遙控器 外部 側方 遮蔽 | ||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其具備:面板,形成向外部露出的形狀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窗,安裝在形成于上述面板上的設置孔,由透光性材料構成;接收部,設在被上述接收窗遮蔽的內側,用于接收在外部操縱的遙控器的操縱信號;以及發光二極管,設在上述接收部的側方,向上述接收窗照射光來向外部顯示工作狀態。由此,能夠通過一個窗來顯示室內機的工作狀態和接收遙控器的工作信號,從而能夠減少生產費用。并且使外觀更加漂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空氣調節器是反復進行吸入室內空氣后與低溫或高溫冷媒進行熱交換后,再將其排出到室內的動作,以將室內進行冷卻或加熱的冷暖氣系統,是用于形成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構成的一系列循環的設備。
特別是,空氣調節器分為主要設在室外的室外機(有時稱作“室外側”或“散熱側”)和主要設在建筑物內部的室內機(有時稱作“室內側”或“吸熱側”),在上述室外機上設置有冷凝器(室外熱交換機)和壓縮機,上述室內機(室內熱交換機)上設有蒸發器。
此外,眾所周知,空氣調節器大體可分為分離型空氣調節器和一體型空氣調節器,所述分離型空氣調節器是分別分開設置了室外機和室內機,所述一體型空氣調節器的室外機和室內機設置成一體,考慮到設置空間或噪音等,優選分離型空氣調節器。
這種分離型空氣調節器中的多聯空氣調節器,在一個室外機上連接了多臺室內機,通過在要調節空氣的各室內分別設置這種室內機,能夠得到設置多臺空氣調節器的效果。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一般的多功能空氣調節器中的空氣調節器室內機結構。
圖1示出現有技術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外觀的仰視立體圖。
該圖所示的室內機1,保持其頂部懸掛固定設置在天花板內部的狀態,并且下表面向天花板下側露出,在吸入室內空氣之后,再排出到室內。
上述室內機1,其大部分主體位于天花板上側,使用者觀察天花板時,只能看到前面板10和吸入格柵(grill)20。
上述前面板10形成室內機1的下表面外觀邊緣,在中心部打孔形成四邊形的孔,以形成引導室內空氣流入室內機1內部的吸入口11,在上述吸入口11的外側,形成用于引導將上述室內機1的內部中調節好的空氣重新排出到室內的多個排出口12。
在上述排出口12的內部,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有用于調節排出的空氣的流動方向的導葉13。此外,在上述前面板10的中心部,即在上述吸入口內部安裝有吸入柵格20,該吸入柵格20具有大體四邊形形狀,并形成有使空氣通過的多個孔。
因此,當上述室內機1開始驅動時,室內空氣可通過上述吸入柵格被吸入至上述室內機1內部,在上述室內機1內部進行熱交換之后通過上述排出口12排出到室內空間。
另一方面,為了使上述室內機1驅動,需要使用者進行操作,通過操作設在室內天花板上的室內機1的便攜式遙控器或嵌入設置在墻壁上的遙控器來操縱上述室內機的驅動。
因此,在上述室內機1的前面板10上設有顯示器部30,該顯示器部30用于接收上述遙控器的操縱信號并顯示操縱狀態。上述顯示器部30可包括利用LED來顯示工作狀態的多個顯示部31和用于接收上述遙控器的操縱信號的接收部32。
但是,在現有技術的室內機1中存在有如下問題:由于多個顯示部31和操縱部32露出在外部,所以室內機1本身的外觀不夠簡潔,并且,不容易進行維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通過一個窗口來顯示室內機的工作狀態并接收遙控器的工作信號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空氣調節器的室內機,其特征在于,具備:
面板,形成向外部露出的形狀的至少一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102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