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經由交換結構在邊緣設備之間實施連接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09829.4 | 申請日: | 2014-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8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K·康佩拉 | 申請(專利權)人: | 瞻博網絡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23 | 分類號: | H04L12/723;H04L12/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華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經由 交換 結構 邊緣 設備 之間 實施 連接 方法 裝置 | ||
背景技術
這里所描述的一些實施例總體上涉及用于經由交換結構(switch?fabric)在邊緣設備網絡中的邊緣設備之間實施連接的方法和裝置。特別地但并非作為限制,這里所描述的一些實施例涉及用于經由交換結構、在利用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進行操作的邊緣設備網絡中的邊緣設備之間實施連接的方法和裝置,上述交換結構保持邊緣設備與交換結構設備之間的管理、控制平面、數據平面和/或地址分離。
一些已知的交換結構包括提供服務的邊緣設備和在邊緣節點之間以及向其它網絡提供連接的交換結構設備。這樣的已知交換結構通常不會為了管理和/或操作而在邊緣設備和交換結構設備之間進行分離。例如,邊緣設備能夠受制于相鄰交換結構設備的管理協調。然而,這樣的管理和操作邊緣設備以及交換結構設備的方法會產生對交換結構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并且導致交換結構的安全隱患。此外,邊緣設備和交換結構設備經常由不同群體進行管理。
因此,需要經由交換結構、在利用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進行操作的邊緣設備網絡中的邊緣設備之間實施連接的方法和裝置,上述交換結構保持邊緣設備與交換結構設備之間的管理、控制平面、數據平面和/或地址分離。
發明內容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裝置包括經由交換結構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二邊緣設備的第一邊緣設備。第一邊緣設備和第二邊緣設備共同定義利用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來操作的邊緣設備網絡。該第一邊緣設備通過該交換結構、經由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與第二邊緣設備通信。此外,該第一邊緣設備可操作地耦合至該交換結構使得該交換結構的節點能夠在沒有邊緣設備網絡的協調的情況下被修改。此外,該第一邊緣設備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二邊緣設備以定義邊緣設備網絡,使得該邊緣設備網絡中的邊緣設備能夠在沒有該交換結構的協調的情況下被修改。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實施例的經由交換結構連接邊緣設備的交換結構系統的示意性圖示。
圖2是根據實施例的邊緣設備的系統框圖。
圖3是根據實施例的交換結構設備的系統框圖。
圖4是圖示根據實施例的用于經由交換結構而在邊緣設備之間的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裝置包括第一邊緣設備,該第一邊緣設備經由交換結構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二邊緣設備。第一邊緣設備和第二邊緣設備共同定義利用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來操作的邊緣設備網絡。這樣的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例如可以是內部路由協議(interior?routing?protocol,IGP)、標簽分發協議(LDP)、邊界網關協議(BGP)、資源預留協議-流量工程(RSVP-TE)協議等。在這樣的實施例中,第一邊緣設備通過交換結構、經由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與第二邊緣設備通信。
此外,第一邊緣設備可操作地耦合至交換結構使得該交換結構的節點能夠在沒有邊緣設備網絡的協調的情況下被修改。類似地,該第一邊緣設備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二邊緣設備以定義邊緣設備網絡,使得該邊緣設備網絡中的邊緣設備能夠在沒有該交換結構的協調的情況下被修改。
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邊緣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根據自動發現協議向交換結構的第一交換結構設備發送請求。這樣的自動發現協議例如可以是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地址解析協議(ARP)、Radius(遠程認證撥號用戶服務)協議、Diameter協議、簡單文件傳輸協議(TFTP)、鏈路層發現協議(LLDP)等。第一邊緣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根據自動發現協議并且響應于該請求而接收響應。該響應可以包括與第一邊緣設備相關聯的標簽。此外,第一交換結構設備能夠根據至少一種MPLS協議向交換結構的第二交換結構設備發送指示該標簽的廣告。MPLS協議例如可以是LDP、RSVP-TE、BGP等。
在接收到該響應之后,第一邊緣設備可以被配置為向第二邊緣設備發送該標簽,使得MPLS隧道基于該標簽而被建立在第一邊緣設備與第二邊緣設備之間。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邊緣設備可以被配置為根據BGP向第二邊緣設備發送該標簽。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邊緣設備和第二邊緣設備可以在沒有任何其它協議消息(例如,任何基于網絡地址的協議消息)的情況下經由自動發現消息與交換結構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瞻博網絡公司;,未經瞻博網絡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098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