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溫燒結X8R型陶瓷電容器介質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04643.X | 申請日: | 2014-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09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玲霞;張寧;柳亞然;陳俊曉;于經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468 | 分類號: | C04B35/468;C04B35/6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宏祥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燒結 x8r 陶瓷 電容器 介質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以成分為特征的陶瓷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低燒結溫度鈦酸鋇基陶瓷電容器介質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簡稱MLCC)作為基礎電子元器件,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廣播電視、移動通信、家用計算機、家用電器、測量儀器、醫療設備等民用產品及消費電子中普遍使用,以每年30%的增長速度成為電容器市場的主流。
在MLCC的需求量呈不斷上升趨勢的同時,電子產品的更新對MLCC的技術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MLCC向小型化、大容量化、低成本化、高集成化等方向不斷發展,MLCC的疊層數不斷增加,內電極的層數和比例也隨之逐漸增多,內電極的成本直接決定著MLCC的成本。BaTiO3系材料是目前制備MLCC廣泛應用的介質材料,但其燒結溫高,通常大于1300℃,只有貴金屬Pt、Au、Pd或它們之間的合金才能滿足內電極的需求,但這類內電極的成本很高,而且貴金屬Pd的價格一直上漲,這就使得降低MLCC生產成本這一技術難題越來越突出;降低成本的關鍵是不再使用昂貴的貴金屬電極,要達到上述目標有兩種方案可選。一是使用賤金屬內電極,如Ni、Cu等做內電極,但是整個材料都必須在還原氣氛中燒結,這也必將增加生產成本和難度。第二種方法就是使用價格較便宜的純銀電極,這就要求大幅度降低BaTiO3的燒結溫度。這樣在減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材料成本的的同時,還可以減少燒結工藝的能耗,從而降低整個多層陶瓷電容器材料和制造的成本。
BaCu(B2O5)具有較低的熔點(850℃),可以在燒結過程中通過液相傳質的方式改善陶瓷結構的顯微結構,同時,可大幅度降低BaTiO3基陶瓷電容器介質材料的燒結溫度。目前,尚未見到以BaCu(B2O5)降低BaTiO3基陶瓷電容器介質材料燒結溫度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成本高、燒結溫度高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低燒結溫度、成本低,且具有較高介電常數的X8R型多層陶瓷電容器介質材料的制備方法(X8R型是國際電子工業協會EIA規定的工作溫度范圍為-55~150℃的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
一種低溫燒結X8R型陶瓷電容器介質的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1)按重量比為74.7:265.8稱取CoO和Nb2O5,混合、球磨、烘干、過篩后于800~1000℃煅燒,再經球磨、烘干制得CoNb2O6;
(2)按重量比為114.9:265.8稱取MnCO3和Nb2O5,混合、球磨、烘干、過篩后于800~1000℃煅燒,再經球磨、烘干制得MnNb2O6;
(3)將Na2CO3、Bi2O3、TiO2按質量比3:15:10配料,與去離子水混合球磨6h后烘干,再于800℃煅燒,制得Na0.5Bi0.5TiO3粉末;
(4)按化學計量式BaCuB2O5,將原料BaCO3、CuO和B2O3稱量配料,混合、球磨、烘干、過篩后于700~850℃煅燒,再經球磨、烘干制得BaCuB2O5;
(5)按質量稱取BaTiO3?100g,外加步驟(1)制備的CoNb2O6?0.8~2.5g、步驟(2)制備的MnNb2O6?0.15~0.6g、步驟(3)制備的Na0.5Bi0.5TiO3?0.3~0.5g及步驟(4)制備的BaCuB2O51~10g,與去離子水混合后球磨2~10小時,烘干5~8小時,制得陶瓷電容器介質的粉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0464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