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部件、觸摸屏面板和顯示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04304.1 | 申請日: | 2014-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161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清水雅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星電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G02F1/1333;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呂俊剛;劉久亮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部件 樹脂部 相位片 觸摸屏面板 顯示設備 相位差 受控 延遲 線偏振光 可視性 透光性 出射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部件、觸摸屏面板和顯示設備,它們在允許光學部件包括針對相位差不受控的樹脂部的情況下能夠提高顯示部的顯示可視性。光學部件(200)可以布置在能夠發出線偏振光的顯示部(100)的出射方向側。該光學部件(200)包括:樹脂部(210),該樹脂部(210)具有透光性并且在相位差方面不受控,和相位片(220),該相位片(220)可以布置在顯示部(100)與樹脂部(210)之間。相位片(220)的延遲是樹脂部(210)的延遲的三到五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部件、觸摸屏面板和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日本專利申請特開第06-258634(專利文獻1)和2012-230390(專利文獻2)號公報公開了通過偏光太陽鏡等可視的顯示設備。專利文獻1的顯示設備包括液晶顯示(LCD)面板、LCD面板前面的前側偏振片和偏振片前面的相位片。相位片被定位為使得其光學軸與前側偏振片的吸收軸形成大約35°至55°的角度。相位片被構造為具有在大約4,000nm或更大的范圍內的延遲(retardation)。從前側偏振片發出的線偏振光穿過相位片,以被轉換為橢圓偏振光。因此,可從任意方向通過偏光太陽鏡等看到顯示設備,而在顯示面中沒有遭受不均勻著色。
專利文獻2的顯示設備包括LCD面板、聚合物膜和設置在LCD面板與聚合物膜之間的偏振片。LCD面板具有充當背光源的白色發光二極管。聚合物膜具有在3,000nm至30,000nm范圍內的延遲。聚合物膜被定位為使得其慢軸與偏振片的吸收軸形成大約45°的角度。白色發光二極管所呈現的發射光譜的形狀類似于穿過聚合物膜的透射光的光譜的包絡曲線的形狀。該構造的目的是提高顯示設備在通過偏光太陽鏡等被觀看時的可視性。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一些顯示設備包括充當覆蓋面板或其他組件的樹脂面板。發明人想到使用在不控制其雙折射特性的情況下進行成型的樹脂面板。這種樹脂面板可以在不控制雙折射特性的情況下通過使樹脂成型來制造。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成型過程期間的材料特性、成型過程期間的樹脂流動和成型過程期間產生的殘留應力和/或其他因素,可能出現因分子配向和/或光測彈性而引起的局部雙折射。樹脂面板還可以由擠壓過程或拉伸過程來制造,這也可能造成雙折射。應注意的是,上述常規的顯示設備不包括在不控制相位差的情況下所制造的樹脂面板。因此,如何在通過偏光太陽鏡等觀看裝配有這種不受控的樹脂面板的顯示設備時,提高這種顯示設備的顯示可視性沒有被考慮。
鑒于上述情況想出本發明,以提供一種在允許光學部件包括針對相位差不受控的樹脂部的情況下能夠提高顯示部的顯示可視性的光學部件。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包括光學部件的觸摸屏面板和顯示設備。
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光學部件可以布置在能夠發出線偏振光的顯示部的出射方向側。光學部件包括樹脂部和相位片。樹脂部具有透光性,并且在相位差方面不受控。相位片被構造為布置在顯示部與樹脂部之間。相位片的延遲是樹脂部的延遲的三到五倍。
該方面的光學部件布置在顯示部的出射方向側。因為相位片的延遲是樹脂部的延遲的三至五倍,所以光學部件可以抑制在通過偏振片(諸如偏光眼鏡或電子設備的面板)和光學部件觀看顯示部時顯示部的顯示圖像中出現彩虹色的不均勻(iridescentunevenness)和變黑(blackout)的可能性。因此,本發明可以提高顯示部顯示的圖像的可視性。
相位片的延遲可以是至少3,000nm。相位片的延遲可以是至少5,000nm。相位片的延遲可以是至少10,000nm。相位片可以被定向為使得相位片的光學軸與從顯示部發出的線偏振光的偏振軸形成大約45度的角度。
本發明的觸摸屏面板包括上述方面中任意一個方面的光學部件和能夠檢測檢測對象的接近的傳感器。傳感器可以布置在光學部件的相位片與顯示部之間或者光學部件的樹脂部與光學部件的相位片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星電株式會社,未經星電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043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