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02235.0 | 申請日: | 2014-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123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白戰爭;王建斌;陳田安;牛青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4/02 | 分類號: | C09J4/02;C09J4/00;C09J4/06;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動 底部 填充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材料組成:丙烯酸酯單體20-40份、雙馬來酰亞胺5-10份、馬來酸酐化聚丁二烯1-10份、硅烷偶聯劑0.1-1份、球形硅微粉50-70份、引發劑0.1-1份、阻聚劑0.01-0.1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雙酚A乙氧酸二丙烯酸酯、雙酚A二環氧甘油醚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馬來酰亞胺的結構式如下:
其中R為脂肪族烷烴、芳香烴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馬來酸酐化聚丁二烯為Cary?Valley?的130MA8、130MA13、130MA20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聯劑為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硅微粉為Admatechs公司?的SE2030、SE2050、SC2500SQ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發劑為過氧化二苯甲酰(BPO)、過氧化-2-乙基已酸叔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過碳酸二(2-乙基己酯)、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劑為對苯二酚、對苯醌、甲基氫醌、對羥基苯甲醚、2-叔丁基對苯二酚、5-二叔丁基對苯二酚中的一種或任意幾種的混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流動底部填充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先將丙烯酸酯單體20-40份、雙馬來酰亞胺5-10份、馬來酸酐化聚丁二烯1-10份、阻聚劑0.01-0.1份加入到攪拌容器中,室溫真空狀態下攪拌20min,然后再加入球形硅微粉50-70份混合均勻后在真空狀態下攪拌1h,再進行三輥研磨3遍,再將研磨后的料加入到攪拌容器中,最后依次加入硅烷偶聯劑0.1-1份及引發劑0.1-1份攪拌均勻,再真空狀態下攪拌2h后出料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德邦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022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