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鰍和黃鱔的配合飼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497828.2 | 申請日: | 2014-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7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可池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可池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鰍 黃鱔 配合 飼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泥鰍和黃鱔的飼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泥鰍和黃鱔的配合飼料。
背景技術
黃鱔,鱔魚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亦稱鱓魚、羅鱔、蛇魚、白鱔、血鱔、常魚。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常棲息水底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白天活動少,多在淤泥中鉆洞或在石隙中穴居,夜間出穴覓食。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物種,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黃鱔生殖季節約在5~8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5厘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后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厘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屬于雌雄同體動物;成長至53厘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厘米,2冬齡的雌魚才達成熟期,體長至少為34厘米。最大個體可達70厘米,重1.5公斤。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
泥鰍,又名鰍魚,凡湖泊、溝渠、水田中皆有,資源豐富。泥鰍喜歡棲息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鉆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泥鰍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泥鰍是高蛋白、低脂及的優良食品,而且還含有鈣、磷、鐵及維生素A、B1、B2和尼克酸、煙酸等。在日本,泥鰍被譽為“水中人參”,人們把它當作高級營養補品。? 泥鰍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泥鰍性平,味甘,無毒,能滋陰清熱、補脾益氣、祛濕、興陽。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脾虛瘦弱、黃疸及小便不利、津傷口渴、痔瘡、疥癬、腎氣不足、陽痿等癥。?? 泥鰍對急慢性肝炎具有獨特療效。泥鰍粉能明顯促進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對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對肝功能其他項目的恢復,也較一般保肝藥物好;對遷延性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用于各種類型的肝炎。據臨床報道,泥鰍粉治傳染性肝炎有效率可達87%以上。
近年來由于人為過度捕撈、農藥毒害和環境污染,天然野生鱔魚、泥鰍資源減少,市場供不應求,在鱔魚養殖池套養泥鰍,用配合飼料投喂,人工養殖前景看好。
人工套養黃鱔、泥鰍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喂一些蚯蚓、河螺、黃粉蟲等。人工馴化的鱔魚,配合飼料和蚯蚓是最喜歡吃的飼料。泥鰍在養殖池里主要以黃鱔排除的糞便和吃不完的鱔魚飼料為食。養殖戶大多都是憑借經驗自行搭配飼料進行喂養,難以實現大規模喂養,且其成長過程緩慢,產量也較低。于是為了滿足黃鱔、泥鰍市場的需求,研制開發出一種黃鱔、泥鰍的營養飼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黃鱔、泥鰍市場的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泥鰍和黃鱔的配合飼料。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泥鰍和黃鱔的配合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數包括:茶皂甙10-15份、竹黃酮10-15份、茶末5-8份、蚯蚓干品5-8份、谷殼30-40份。
其中茶皂甙從油茶籽粕中提取,竹黃酮從竹汁中提?。▍⒖?03549611A竹原纖維生產過程中廢水的再利用方法)。將原料經混合攪拌、烘干、裝袋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可池;,未經張可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978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