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可降解PLGA/PCL復合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88900.5 | 申請日: | 2014-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8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董華;李文秀;曹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50 | 分類號: | A61K9/50;A61K47/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降解 plga pcl 復合 微膠囊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生物可降解PLGA/PCL復合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微流控技術是一種在微納米尺度對流體或樣品進行精確操縱、處理與控制的技術。該技術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是物理、化學、生物和工程多學科交叉的新領域,在DNA芯片、芯片實驗室、微進樣技術、微熱力學等方面發展迅速。利用微流控技術合成液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之一。微流控技術合成的液滴可以看作一個個獨立的微反應器,可用于物質的運輸、混合、反應和分析等(J. T. Wang, J. Wang, J. J. Han, Small 2011, 7, 1728-1754)。雖然用于液滴合成的微流控裝置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大致可分成兩大類:T型T-junction (T. Nisisako, T. Torii, T. Higuchi, Lab Chip 2002, 2, 24) 和流體聚焦型Flow-focusing (S. L.Anna, N. Bontoux, H A. Stone, Appl. Phys. Lett.2003, 82, 364)。這兩類裝置都可以形成粒徑均一、尺寸和形貌可控的粒子。相比而言,流體聚焦型微流控裝置更多地用于制備單分散、具有不同形狀的聚合物粒子,包括球型、棒狀、圓盤狀、橢球型和中空結構等。微流控芯片的材質有很多種,常用的有玻璃、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此外金屬、陶瓷、聚丙烯、聚碳酸酯等也可以通過微加工的方法來制作芯片。
過去二十年間,具有生物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材料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此類材料本體及其降解產物均無毒、無害且環境友好,目前已大量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C. H. Yang, K. S. Huang, Y. S. Lin, etc. Lab Chip, 2009, 9, 961-965)。由該聚合物材料制備的微球,可用作藥物緩釋載體,實現藥物的靶向定位和可控釋放(R. Langer, Science 1990, 249, 1527)。然而,目前常見的單一組分的聚合物微球在藥物緩釋性能或者親疏水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制備多組分的聚合物微球顯得尤為重要。
聚己內酯(PCL)和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常用作藥物載體。雖然PLGA的親水性高于PCL,但降解速率較快,兩者單獨使用時,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因此,將兩者共混制備雙組分的聚合物微膠囊(W. Z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09, 374, 90-95)既可以克服PCL親水性差的問題,又可以減慢微膠囊整體的降解速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可降解PLGA/PCL復合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利用微流控技術合成單分散、粒徑均一且具有多層結構的PLGA/PCL復合微膠囊,旨在解決傳統乳液法制備藥物載體微球時,出現的粒徑分布寬、包封率低、藥物釋放過快的缺點。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生物可降解PLGA/PCL復合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PLGA和PCL添加到有機溶劑中,通過攪拌使其完全溶解得到PLGA/PCL復合油相,作為分散相;
b.將PVA完全溶解于水,得到PVA水相,作為連續相;
c.將步驟a得到的分散相和步驟b得到的連續相分別以0.1~5ml/h和0.1~20ml/h的流速從不同的入口注入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中,PLGA/PCL復合油相將會在微通道的交界處被水相剪切形成水包油(O/W)的單乳液;
d.在微通道的出口處,用含PVA的水相收集液接收形成的O/W單乳液;
e.收集完全后,將收集液在室溫下放置24h~48h,使油相液滴中的有機溶劑揮發,得到固化的復合微膠囊;
f.過濾收集液,用去離子水充分洗滌所得的復合微膠囊,而后自然干燥,得到生物可降解PLGA/PCL復合微膠囊。
上述方法中,步驟a中所述PLGA的分子量Mw=10~100 kDa,,其中LA/GA=3~1(乳酸/羥基乙酸);PCL分子量為50~150 kDa。
上述方法中,步驟a中PLGA與PCL的質量比為1/10~10/1;兩種聚合物與有機溶劑的質量體積比為(1/500~1/1)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89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