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鍵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88807.4 | 申請日: | 2014-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95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浩宇 |
| 主分類號: | G06F3/02 | 分類號: | G06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鍵盤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設備領域,特別地,是涉及一種鍵盤。
?
背景技術
鍵盤是計算機的基本配件,由于需要長時間地使用,因此其耐用性較為講究。而目前的計算機鍵盤,普遍采用的結構包括外殼內最底部的雙層印刷電路片、覆蓋在印刷電路片上方的硅膠層,以及硅膠層上方的按鍵;在硅膠層上,對應于每一個按鍵,形成一個向上的硅膠凸起,按鍵按下時,硅膠凸起向下形變,使硅膠凸起底部的壓敏電阻壓迫所述的雙層印刷電路片上的電路節點,從而產生對應的電信號。該種結構的明顯缺點在于,一、硅膠層上的硅膠凸起在頻繁地形變下,容易疲勞折損;二、隨著壓敏電阻和電路節點的老化,容易造成按鍵失靈,往往會出現需要非常用力地按壓按鍵才能作出響應的現象。
?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鍵盤,該鍵盤不易損壞,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電磁鍵盤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部的底面上分布有與各按鍵位置相對應的永磁基座;各永磁基座上分別設有一個感應線圈,且各永磁基座上方設有一個按鍵;所述按鍵的鍵頸為一個永磁柱;所述鍵頸與所述永磁基座同極相斥,且鍵頸被約束在所述外殼上表面的按鍵孔內;各所述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耦合于信號采集模塊。
作為優選,各所述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以有線方式耦合于所述信號采集模塊;具體耦合方式如下:將所有永磁基座劃分成M行、N列;其中,每一行上的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的第一輸出端連接到同一導電緯線上,每一列上的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的第二輸出端連接到同一導電經線上;所述信號采集模塊包括M個與M條所述導電緯線對應連接的緯線引腳,以及N個與N條所述導電經線對應連接的經線引腳;所述信號采集模塊根據同一瞬間在第i(1≤i≤M)個緯線引腳和第j(1≤j≤N)個經線引腳上獲得的電信號,確定出處于第i行和j列上的、被按下的按鍵。
作為優選,各所述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設于永磁基座的外部;且各永磁基座上還分別設有電容;各所述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和電容形成一個串聯振蕩回路,且各所述振蕩回路的頻率互不相同;所述外殼的內部表面制有金屬層,以在外殼內部形成一個屏蔽腔;所述信號采集模塊包括一個設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多信道無線接收器,其信道數量與所述永磁基座的數量相等,且各信道的頻率對應于一個所述振蕩回路的頻率;所述信號采集模塊依據各信道采集的信號,確定該信道所對應的按鍵。進一步地,所述串聯振蕩回路中還串接一個電阻,用于快速消耗振蕩電流,縮短時間常數,使按鍵響應限制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提高響應準確性;更近一步,所述電阻由一對反向并聯的發光二極管構成,在快速消耗振蕩電流的同時,將該電流轉化為光能,點亮按鍵,提高鍵盤的動感光影效果,并使用戶可以清晰確認被按下的按鍵。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電磁鍵盤在使用時,當一個按鍵被按下時,永磁基座上的感應線圈的磁通發生變化,從而產生一個電流信號,該電流信號被信號采集模塊采集,從而得到該電流信號所對應的案件;由于該鍵盤拋棄了雙層印刷電路片以及覆蓋在印刷電路片上方的硅膠層,因此,不會受到疲勞折損和觸點老化的問題影響,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電磁鍵盤的實施例一示意圖。
圖2是本電磁鍵盤的實施例二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圖1所示為本電磁鍵盤的實施例一,其中,該電磁鍵盤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內部的底面上分布有與各按鍵2位置相對應的永磁基座3;各永磁基座3內部制有一個繞線柱,其上繞置有感應線圈31,感應線圈外側則被永磁基座3的外壁包圍,從而將感應線圈31屏蔽在永磁基座3內部。
各永磁基座3上方設有一個按鍵2;所述按鍵2的鍵頸為一個永磁柱;所述鍵頸與所述永磁基座3同極相斥,且鍵頸被約束在所述外殼1上表面的按鍵孔內。由此,當案件不受壓力時,將在磁斥力作用下懸浮于永磁基座3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浩宇,未經陳浩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88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