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88748.0 | 申請日: | 2014-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少朋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脂肪肝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脂肪肝的中藥。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目前,治療脂肪肝一般常選用保護肝細胞、去脂藥物及抗氧化劑等,如維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膽酸、水飛薊素、肌苷、輔酶A、還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堿乳清酸鹽、肝泰樂,以及某些降脂藥物等,上述藥物雖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進一步驗證其療效以及安全性;西藥,對脂肪肝患者具有副作用,長期用藥,帶來的結果往往是身體機能退化和藥物抵抗,會使身體產生不良反應,還能對藥物形成依賴性。近年來,中醫藥在脂肪肝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本發明特進一步優選采用了一種中藥治療脂肪肝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中藥,該藥物可標本兼治,無副作用,成本低廉。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菊花10-25克,虎杖5-15克,茵陳2-10克,梔子5-10克,姜黃15-20克,白術10-20克,當歸5-15克,丹參10-15克,柴胡10-25克,何首烏10-20克,海藻2-5克,荷葉15-25克,寄生5-10克,甘草5-8克,莪術2-8克,肉蓯蓉3-9克。
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劑,分三次服用,早、中、晚各一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一般2-4個月可以治愈,對于服中藥困難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的分服。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菊花15克,虎杖10克,茵陳8克,梔子8克,姜黃13克,白術16克,當歸11克,丹參13,柴胡15克,何首烏15克,海藻3克,荷葉20克,寄生8克,甘草6克,莪術6克,肉蓯蓉5克。
藥理作用
菊花: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功效;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有鎮靜、解熱作用。
虎杖:具有活血散瘀,祛風通絡,清熱利濕,解毒功效。主治婦女經閉,痛經,產后惡露不下,癥瘕積聚,跌撲損傷,風濕痹痛,濕熱黃疸,淋濁帶下,瘡瘍腫毒,毒蛇咬傷,水火燙傷。
茵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濕熱,退黃疸;用于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梔子:清熱涼血藥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姜黃:姜黃中的姜黃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漿粘度和全血粘度;水煎劑、姜黃粉石油醚、乙醇和水提物有抗早孕作用;姜黃素、水提物及有效成分有抗腫瘤作用;姜黃素、醇或醚提取物和揮發油能降血脂;姜黃素又有抗炎作用;姜黃素對細菌有抑制作用,而揮發油則對真菌有強力的抑制作用;姜黃素能保護胃粘膜,保護肝細胞。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等癥。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
柴胡:具有和解少陽,舒肝和胃,升陽舉陷的功效,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熱入血室等癥。
何首烏:具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提神等功效,全身均可入藥。
海藻:海藻傳統藥材,用于退燒、治咳,以及治療氣喘、痔瘡、流鼻涕、腸胃不適及泌尿疾病等;海藻還可以加強身體抗癌、抗腫瘤的能力,且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癥狀及紓解緊張壓力。
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后血暈;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后血暈。
桑寄生:苦、甘,平。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少朋,未經王少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87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黃褐斑的中藥方
- 下一篇:一種治療胃下垂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