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隧道施工浮石排險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487952.0 | 申請日: | 2014-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95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國;胡勇;保國俊;關廷新;袁歷鐘;劉坤;胡興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致力穿山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10 | 分類號: | E21D9/10;E02F5/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天河恒華智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華 |
| 地址: | 550601 貴州省黔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施工 浮石 排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空排險機械,尤其涉及一種隧道施工中用于排除高空浮石、險石的機械;屬于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隧洞施工中,隧洞頂部通常會存在許多松動的浮石、險石,必須將其排除才能確保施工安全。目前還沒有用于排除浮石、險石的專用設備,通常采用人工手持鋼釬、棍棒等簡單的工具將浮石、險石捅掉;不僅勞動強的大、效率低,而且很不安全。為此,一些有條件的施工單位采用挖掘機來排除險情;雖然比較安全,但挖掘機鏟斗較大、存在死角、操作不夠靈活,排險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動作靈活高效、安全性好的隧道施工浮石排險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破擊錘和行走裝置,位于該行走裝置上的回轉底盤、固定在該回轉底盤上的駕駛室和機艙;破擊錘通過連接裝置與回轉底盤連接,所述連接裝置由與該回轉底盤連接的回轉座、與該回轉座鉸接的大臂、鉸接在該大臂與回轉座之間的大臂油缸、與大臂鉸接的小臂、鉸接在該小臂與大臂之間的小臂油缸、通過壓塊設在小臂上的移動臂、鉸接在該移動臂與小臂之間的移動油缸、與移動臂鉸接的兩個連接塊、通過銷軸與所述兩連接塊鉸接的連桿、以及一端與所述銷軸鉸接另一端鉸接在移動臂上的破擊油缸構成;破擊錘分別與小臂、連桿鉸接。
回轉座鉸接在回轉底盤上,回轉座的兩側各有一個鉸接在該回轉座與回轉底盤之間的回轉油缸;破擊油缸的上方有固定在移動臂上的防護罩。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將傳統的破擊錘與液壓挖掘機通過連接裝置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可通過連接裝置帶動破擊錘實現上下、左右、或前后運動,從而快速將松動的浮石、險石從高空撥落,排除險情;當遇到卡死的大石塊時還能利用破擊錘強大的振動沖擊力將石塊破碎。本發明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安全性,具有動作靈活、力量大、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破擊錘1、連桿2、破擊油缸3、防護罩4、移動臂5、壓塊6、移動油缸7、大臂油缸8、駕駛室9、機艙10、回轉底盤11、行走裝置12、回轉座13、大臂14、小臂油缸15、小臂16、連接塊17、回轉油缸1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行走裝置12上有回轉底盤11、該回轉底盤上固定有駕駛室9和機艙10,破擊錘1通過連接裝置與回轉底盤11連接。所述連接裝置由與該回轉底盤連接的回轉座13、與該回轉座鉸接的大臂14、鉸接在該大臂與回轉座13之間的大臂油缸8、與大臂14鉸接的小臂16、鉸接在該小臂與大臂14之間的小臂油缸15、通過兩對壓塊6設在小臂16上的移動臂5、鉸接在該移動臂與小臂16之間的移動油缸7、與移動臂5鉸接的兩個連接塊17、通過銷軸(圖中未標示出)與所述兩連接塊鉸接的連桿2、以及一端與所述銷軸鉸接另一端鉸接在移動臂5上的破擊油缸3構成;破擊錘1分別與移動臂5、連桿2鉸接,連桿2、連接塊17、移動臂5、以及破擊錘1共同構成四連桿機構。
為了使連接裝置動作更加靈活,回轉座13與回轉底盤11鉸接,回轉座13的兩側各有一個鉸接在該回轉座與回轉底盤11之間的回轉油缸18。
為了避免破擊油缸3被高空落下的石塊砸壞,在該破擊油缸的上方有固定在移動臂5上的防護罩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致力穿山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致力穿山機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79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