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推力滑動軸承以及推力滑動軸承和活塞桿的組合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87116.2 | 申請日: | 2011-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94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金子亮平;森重晃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依列斯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G15/06 | 分類號: | B60G15/06;F16C17/04;F16C33/20;F16F9/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顧峻峰 |
| 地址: | 暫無信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推力 滑動 軸承 以及 活塞桿 組合 機構 | ||
1.一種推力滑動軸承,包括:合成樹脂制成的環形第一軸承本體,所述環形第一軸承本體具有環形上表面和第一配合突起;合成樹脂制成的環形第二軸承本體,所述環形第二軸承本體疊置在所述第一軸承本體上以圍繞所述第一軸承本體的軸線相對轉動,并具有與所述第一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上表面相對的環形下表面;推力滑動軸承裝置,所述推力滑動軸承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上表面與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下表面之間,并具有與所述第一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可滑動地接觸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中的至少一個;環形上部蓋,所述環形上部蓋具有與所述第一軸承本體的所述第一配合突起配合的第二配合突起;以及環形金屬板,所述環形金屬板設置在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環形上表面與所述環形上部蓋的下表面之間,使得所述環形金屬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上表面接觸,并使所述環形金屬板的上表面與所述環形上部蓋的所述下表面接觸,其中所述環形上部蓋包括中空圓筒部分,所述中空圓筒部分具有所述第二配合突起和與所述中空圓筒部分一體形成的第一環形板部分,以及所述環形金屬板包括:第二環形板部分,所述第二環形板部分與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上表面和所述環形上部蓋的所述第一環形板部分的環形下表面接觸;第三環形板部分,所述第三環形板部分設置在由所述環形上部蓋的所述第一環形板部分的內周表面限定的通孔內;以及環形臺階部分,所述環形臺階部分的一側與所述第二環形板部分一體形成且另一側與所述第三環形板部分一體形成,所述第三環形板部分設有環形內周表面,所述環形內周表面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軸承本體的環形內周表面的內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金屬板具有環形突起,所述環形突起與所述第一環形板部分的下表面一體形成并與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環形外周表面配合,從而保持所述環形金屬板和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徑向相對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軸承本體的所述環形外周表面具有:大直徑外周表面部分、直徑比所述大直徑外周表面部分小的小直徑外周表面部分、插設在所述大直徑外周表面部分與所述小直徑外周表面部分之間的環形表面,以及所述環形突起適于與所述小直徑外周表面部分配合。
4.一種推力滑動軸承和活塞桿的組合機構,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推力滑動軸承;以及減震器的活塞桿,其中所述活塞桿包括:大直徑部分,所述大直徑部分設置在由所述第一和第二軸承本體的環形內周表面限定的通孔內;直徑小于所述大直徑部分的小直徑部分,所述小直徑部分與所述大直徑部分形成一體并設置在由所述環形金屬板的所述內周表面限定的通孔內;以及形成在所述小直徑部分上的螺紋部分,其中所述環形金屬板在所述第三環形板部分處夾在位于所述活塞桿的所述大直徑部分與所述小直徑部分之間的環形臺階表面和與所述螺紋部分螺紋嚙合的螺母的環形表面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推力滑動軸承和活塞桿的組合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環形金屬板的所述第三環形板部分中,被所述活塞桿的所述大直徑部分和所述小直徑部分之間的所述環形臺階表面和所述螺母的所述環形表面夾持的被夾持表面涂有諸如鋅、銅或錫之類的易延展軟金屬。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推力滑動軸承和活塞桿的組合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用在四輪車輛內的支柱型懸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依列斯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奧依列斯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71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