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催化裂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81973.1 | 申請日: | 2014-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41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曼橋;武立憲;王文柯;樊麥躍;湯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1/18 | 分類號: | 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裂化 裝置 | ||
1.一種催化裂化裝置,設有管式反應器、氣固分離設備、再生器、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管式反應器包括第一管式反應器和第二管式反應器,氣固分離設備包括沉降器,沉降器的密相段為汽提段,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式反應器反應段的長度為5~15m,第二管式反應器反應段的長度為5~10m,氣固分離設備還包括一個單獨外置的氣固分離器,再生器包括第一湍動床再生器、管式再生器和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第一湍動床再生器自下而上由密相段和過渡段串聯組成,密相段的主體為圓柱形筒體,過渡段為圓臺形筒體,管式再生器的底部器壁上設有主風入口管,再生催化劑冷卻器包括一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和二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第一管式反應器的出口與氣固分離器相連,氣固分離器的油氣出口與第二管式反應器的油氣入口相連,氣固分離器的催化劑出口通過待生催化劑輸送管與汽提段的上部相連,第二管式反應器的出口位于沉降器的稀相段上部且通過封閉管道與旋風分離器的入口相連,汽提段的底部通過待生催化劑輸送管與第一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下部相連,第一湍動床再生器的頂端出口與管式再生器的底端入口相連,管式再生器的出口位于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稀相段,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分別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第一管式反應器的催化劑入口和一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的催化劑入口相連,一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的催化劑出口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二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的催化劑入口相連,二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的催化劑出口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低溫再生催化劑罐相連,低溫再生催化劑罐的催化劑出口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第二管式反應器的催化劑入口相連,低溫再生催化劑罐的氣體出口通過空氣輸送管與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相連。
2.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式反應器沿其軸向間隔設置有2~5層重油進料噴嘴。
3.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級再生催化劑冷卻器的催化劑出口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相連,或者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分別與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和第一管式反應器的催化劑入口相連。
4.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通過再生催化劑輸送管與汽提段的上部相連。
5.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式反應器為只有豎直管段的提升管反應器,其催化劑入口位于底部器壁上,氣固分離器的主體為圓柱形筒體,氣固分離器的油氣出口和催化劑出口分別位于頂端和底端,第二管式反應器由豎直管段和水平管段串聯組成,豎直管段的底端為油氣入口,催化劑入口位于水平管段上,第一管式反應器與氣固分離器同軸設置,其出口位于氣固分離器圓柱形筒體的中部,出口處設有慣性分離器,第二管式反應器的豎直管段與氣固分離器同軸設置,管式再生器只有豎直管段,第一湍動床再生器與管式再生器和第二湍動床再生器同軸設置,沉降器分別與第一湍動床再生器和第二湍動床再生器高低并列設置,管式再生器穿過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進入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稀相段,管式再生器的長度為20~30m,內徑為1200~8000mm,第二湍動床再生器密相段的內徑為2000~12000mm,稀相段的內徑為3400~22000mm。
6.依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裂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式反應器為只有豎直管段的下行管反應器,其催化劑入口位于頂部器壁上,氣固分離器的主體為圓柱形筒體,氣固分離器的油氣出口和催化劑出口分別位于頂端和底端,第二管式反應器由斜管段和水平管段串聯組成,斜管段的底端為油氣入口,催化劑入口位于水平管段上,第一管式反應器與氣固分離器同軸設置,其出口位于氣固分離器圓柱形簡體的中部,出口處設有慣性分離器,管式再生器只有豎直管段,第一湍動床再生器與管式再生器和第二湍動床再生器同軸設置,沉降器分別與第一湍動床再生器和第二湍動床再生器高低并列設置,管式再生器穿過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密相段進入第二湍動床再生器的稀相段,管式再生器的長度為20~30m,內徑為1200~8000mm,第二湍動床再生器密相段的內徑為2000~12000mm,稀相段的內徑為3400~220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819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