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溢油鍋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478410.7 | 申請日: | 2014-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8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運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運婷 |
| 主分類號: | A47J36/06 | 分類號: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523907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溢油 鍋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油裝置,特別是一種去除湯表面湯油的溢油鍋蓋。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做肉湯時,湯的表面有一層湯油,由于此湯油較難去除,飲用后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利,特別是“三高”人群,一種去除湯油的溢油鍋蓋已成為人們去除湯油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溢油鍋蓋,用于減少或者去除湯表面的湯油,減少湯油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溢油鍋蓋包括有湯鍋以及溢油蓋,溢油蓋包括有鍋蓋、壓油殼、集油桶以及手把,鍋蓋設有內螺紋,手把固定連接有螺桿,螺桿與鍋蓋的內螺紋動配合連接,壓油殼與螺桿連接;鍋蓋的下邊沿設有溢油孔,湯鍋的鍋口邊沿設有導油圈,鍋蓋由透明材料構成,通過鍋蓋能觀察到湯鍋內的情況。
溢油鍋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將導油圈套在湯鍋的鍋口邊沿,將湯鍋置于集油桶內,并將溢油蓋蓋在湯鍋上面,使鍋蓋的下邊沿的溢油孔與湯鍋的鍋口邊沿的頂端連接在一起;用手轉動手把,使與手把連接的螺桿隨手把轉動而下降,使壓油殼跟隨螺桿的下降而下降,利用手把轉動將壓油殼壓入湯鍋的湯內,使湯的湯水以及湯油隨著壓油殼的下降而不斷上升,由于湯油的比重小于湯水的比重,湯油浮在湯水的上面;浮于湯水上面的透明的湯油隨壓油殼不斷壓入湯里而不斷上升;當湯油到湯鍋的鍋口邊沿的頂端時,湯油由溢油孔溢流而出,由溢油孔溢流而出的湯油沿導油圈流到集油桶內;當通過透明的鍋蓋觀察到湯油的液面高于溢油孔時,停止轉動手把,壓油殼下降停止;當溢油孔停止溢出湯油后,繼續轉動手把,湯油隨著手把的轉動而不斷溢出,流入集油桶內;當湯油的液面高于溢油孔時,再停止轉動手把,如此不斷循環,直到將湯油全部溢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溢油鍋蓋設有壓油殼、手把、導油圈以及集油桶,使用時,利用溢油蓋的手把帶動壓油殼下降擠壓湯鍋內的湯,使湯的湯水表面的湯油上升到鍋蓋的溢油孔,湯油由溢油孔經導油圈流到集油桶內,從而達到去除湯表面的湯油的目的,減少食用湯油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溢油鍋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溢油鍋蓋的結構示意圖,溢油鍋蓋包括有湯鍋1以及溢油蓋2,溢油蓋2包括有鍋蓋3、壓油殼4、集油桶5以及手把6,鍋蓋3設有內螺紋7,手把6固定連接有螺桿8,螺桿8與鍋蓋3的內螺紋7動配合連接,壓油殼4與螺桿8連接;鍋蓋3的下邊沿18設有溢油孔9,湯鍋1的鍋口邊沿10設有導油圈11,鍋蓋3由透明材料構成,通過鍋蓋3能觀察到湯鍋1內的情況。
溢油鍋蓋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將導油圈11套在湯鍋1的鍋口邊沿10,將湯鍋1置于集油桶5內,并將溢油蓋2蓋在湯鍋1上面,使鍋蓋3的下邊沿8的溢油孔9與湯鍋1的鍋口邊沿10的頂端13連接在一起;用手轉動手把6,使與手把6連接的螺桿8隨手把6轉動而下降,使壓油殼4跟隨螺桿8的下降而下降,利用手把6轉動將壓油殼4壓入湯鍋1的湯14內,使湯14的湯水15以及湯油16隨著壓油殼4的下降而不斷上升,由于湯油16的比重小于湯水15的比重,湯油16浮在湯水15的上面;浮于湯水15上面的透明的湯油16隨壓油殼4不斷壓入湯14里而不斷上升;當湯油16到湯鍋1的鍋口邊沿10的頂端13時,湯油16由溢油孔9溢流而出,由溢油孔9溢流而出的湯油16沿導油圈11流到集油桶5內;當通過透明的鍋蓋3觀察到湯油16的液面高于溢油孔9時,停止轉動手把6,壓油殼4下降停止;當溢油孔9停止溢出湯油16后,繼續轉動手把6,湯油16隨著手把6的轉動而不斷溢出,流入集油桶5內;當湯油16的液面高于溢油孔9時,停止轉動手把6,如此不斷循環,直到將湯油6全部溢出。
為了實施利用壓油殼4擠壓湯油16由溢油孔9溢出,湯油16上升的高度與壓油殼4壓入湯14內的深度成正比;壓油殼4壓入湯14內的深度與螺桿8下降的距離成正比,螺桿8下降的距離與手把6轉動的圈數成正比;導油圈11設有導流槽12,湯油16由溢油孔9溢出后,由導油圈11的導流槽12流入集油桶5內;導油圈11由耐壓的彈性材料構成,包括有耐油橡膠或者耐油塑料;導油圈11與湯鍋1的鍋口邊沿10密封連接。
為了方便湯油6的溢出,溢油孔(9)為半圓孔;溢油孔9均布于鍋蓋3下邊沿8的圓周上,溢油孔9設有多個;導油圈11的導流槽12位于溢油孔9的下方,每個溢油孔9下面設有一個導流槽12,每個導流槽12均對準其對應的溢油孔9;溢油孔9為2個,或者4個,或者6個;導流槽12為2個,或者4個,或者6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運婷;,未經鄭運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4784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USB接口的飯盒加熱裝置
- 下一篇:內蓋可拆的壓力烹飪器具





